有这样一个地方,健康与病痛相连,生命与死亡并存,这里就是急诊室,是医院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科室。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场战争中的先锋。来自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内科的陈卓亮医生就是众多先锋中的一员。
工作16年来,陈卓亮的从医“故事”都写在了15本工作日记中,每天在工作中遇到的足以引起思考的患者病例他都会在笔记本中记录下来,从不间断。
陈卓亮的日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看病时的心得、病例摘要、学习体会、注意要点等等。遇到典型病例,他还会将患者的心电图等信息收集起来夹在里面。他将这些日记本与其他医学书籍一起,放在家中书房的书架上,工作之余经常翻看。
陈卓亮说,初进医院实习的时候,刚接触临床和大病历,会遇到很多问题,看到医院里年长的医生在记笔记,自己就跟着记。实习的时候,内科每个科室都要轮转,遇到了很多病历,就把它们一一都记录了下来。从实习医生到住院医师,再到主治医师,记日记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这一记就是十几年。
进入急诊内科后,陈卓亮遇到紧急情况和危重患者更多了,常常连水都顾不上喝。但在急诊夜班结束后,得空了,他就会拿出笔记本来记下今天遇到的有价值的病例。若是较忙,或在外边,手头没有本子,他也会把想到的先记在纸上,回家后再详细记录。
“记录看病日记可以帮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快速地掌握患者病情。”陈卓亮自信地说,“在急诊能碰到许多不同的病例,通过记录一些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再配以自己的心得,就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临床思维,以此可以积累经验,也为日后的诊疗工作打下基础。”
之前,一位年轻患者就医,开始误以为是高血压,陈卓亮看了血常规结果后,马上让患者验尿常规和血功能,当晚便查出是尿毒症。
陈卓亮说,日记是个很好的习惯,尤其是对年轻的医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年轻医生有时间,也可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