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5-19 总第45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5-19 总第45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52期

发布时间:2016-05-19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中西医结合循证研究走向规范化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6-05-19来源:《医师报》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付长庚 刘龙涛 史大卓  阅读: 1995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

★ 试验设计不够严谨,随机、盲法执行不够严格;

★ 随访时间较短,研究缺乏连续性;

★ 大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结果具有较大偏倚;

★ 大部分研究观察的是替代指标,对硬终点的观察较少,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

★ 对受试者的保护不够,受试者依从性难以保障。


近五十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团队遵循循证医学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心血管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


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20世纪70年代,创制新药“精制冠心片”;1996年,开发中药新药愈心痛胶囊;1999年,凝练愈梗通瘀汤。

2009年,证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08年,证实赤芍80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

2011年,证实芎芍胶囊在改善心绞痛、心电图方面优于阳性药物血府逐瘀胶囊。

2011-2013年,证实宽胸气雾剂具有快速缓解心绞痛的效果。


防治急性心肌梗死

20世纪90年代、2007-2009年,证实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微循环状态。


综合干预介入治后冠心病

1999年、2002年,两次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明芎芍胶囊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性。

2008年,证明中药心悦胶囊和复方川芎胶囊对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预防PCI术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在心血管病的防治领域,中西医结合的作用日益凸显:复方丹参滴丸在2010年完成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Ⅱ期临床试验,已经进入全球Ⅲ期临床研究的启动准备阶段。

“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长达4年的跟踪随访,最终统计结果显示,中药产品血脂康可使冠心病患者总死亡危险降低33%,填补了国际上在东方人群中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空白。

2010年,麝香保心丸开展了“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评估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转归的Ⅳ期临床研究”,以期对其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这些循证研究结果的取得都表明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越来越规范化、客观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