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6-11 总第40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6-11 总第408期
返回上层

总第408期

发布时间:2015-06-11

视野

标题导航

域外传真

发布时间:2015-06-11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责编:宋攀  阅读: 186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美国

远程机器人手术

将成为可能

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医院成功测试互联网远程机器人手术的可能性。测试过程中,医生身在1200英里外的德克萨斯州,通过互联网遥控操作在医院里的手术机器人,对患者模型进行手术。

手术中,远程医生使用视频腹腔镜器械,甚至没有检测到时间滞后。佛罗里达医院尼科尔森中心CTO罗杰·史密斯表示,根据这些测试,他们已经确定,远程手术在美国境内是可行的。接下来,这家医院计划将距离拉得更远,甚至准备让身在罗马的医生远程操作手术机器人。

如今,全美网络延迟性大大降低,已不再是远程机器人手术限制因素,而可靠性、社会接受程度、保险和法律责任等相关问题才是手术限制因素。(据5月31日cnbeta网站报道)


巴西

脑瘤患者

边手术边弹吉他

blob.png

近日,33岁的巴西银行职员边接受脑部手术,边用吉他为医生弹起了英国“甲壳虫”乐队的歌曲。

医院发言人指出,这次开拓性的手术让医生们得以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以实时监控的方式完成脑部手术,目的是为了避免手术对患者脑部其他功能造成影响,比如语言和行为能力。

除了“甲壳虫”乐队的歌曲,患者还弹奏了一首写给新生儿子的曲子,以及其他几首巴西乡村音乐,这一切都是在他躺在手术台上接受脑部肿瘤切除手术的同时完成的。该患者几个月前,查出脑部长了一个肿瘤。(据6月3日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


法国

贝熙业事迹图片展受捧


blob.png

本报综合报道 6月6日,《北平记忆——一个法国医生在中国的峥嵘岁月》图片展在《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开幕。展览反映了在中国抗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把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业的事迹。

1913年,41岁的贝熙业来到动荡不安的中国,成为民国初期最知名的外国医生。担任总统府医师期间,一方面为达官要人看病,一方面又无偿为当地百姓治病。他曾为包括袁世凯、黎元洪、汪精卫、梅兰芳等社会名流看病;也曾为山村的村民看病,捐建石桥,

1917年,北京爆发大规模鼠疫,贝熙业第一个把防疫疫苗引进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41年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82岁时被迫回到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