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6-11 总第40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6-11 总第408期
返回上层

总第408期

发布时间:2015-06-11

专题

标题导航

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在以岭启动

发布时间:2015-06-11来源:《医师报》作者:本报记者 许奉彦 牛艳红  阅读: 1861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27位院士、40余名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委员会是什么阵容?工作站要做什么?”5月29-30日,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在石家庄以岭药业举行,这些热点问题得以解答。钟南山、樊代明等中国工程院、科学院20余位生物医药领域院士出席。活动期间院士工作站与院士新签约7项合作项目。

据悉,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于2012年7月批准挂牌,依托单位为石家庄以岭药业。投资4.6亿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院士工作站科研大楼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工作站通过整合以岭药业现有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实验室和基地,围绕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打造更高水平技术平台,形成了分离鉴定、质量控制、药物筛选等9大技术中心,建立贯穿创新药物研发全过程及关键技术环节的综合性成套研发体系,形成了持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新药的创新能力,在中药领域开展复方中药、组分中药以及面向国际的单体中药研发,在化药领域瞄准国际前沿,从药物筛选到注册临床,铺展了化药一类新药研发各个阶段的平台管线。

目前,院士工作站已有27位两院生物医药领域院士签约入站,建立院士专家委员会,并依托前期科研基础,同院士团队开展包括项目技术指导、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十余项合作。

2012年,与高润霖院士、张伯礼院士合作完成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芪苈强心胶囊纳入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2010年,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合作开展的国家973项目“通络药物干预易损斑块的机制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国际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心脏循环生理》刊发该研究结果,配发评论“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挑战”指出“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目前,还有多个项目正在合作开展中,如与杨宝峰院士、姚新生院士合作开展的重大新药创制“十二五”专项抗心律失常中药大品种参松养心胶囊技术改造项目。与于金明院士合作的关于养正消积胶囊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生活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等。

新签合作项目成为会议上亮点,7项合作项目包含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科研平台建设项目。

工作站与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项目,包括连花清瘟系列产品对常见及新突发重大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突发病毒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等。

与张伯礼院士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打造“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以创新中药研发及名优中成药大品种改造为研究方向,在现代中药领域形成优势互补、集群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此外与姚新生院士、杨宝峰院士合作开展芪苈强心胶囊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与荷兰莱顿大学合作建立“荷兰莱顿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药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一类化学药物研究开发。


blob.png

吴以岭院士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

工作站的启动为各位院士与石家庄的合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希望今后得到更多院士专家的智力支持和项目工作,通过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引进项目、搭建平台,有更多的院士和专家、科研项目能够在这里进行成果转化,也希望各位院士专家把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当成自己的“家”。

随着工作站的不断完善,工作站将围绕新药研发的各关键环节不断整合和完善,形成更具完整性、系统性、成熟性、先进性、开放性的创新药物综合研发平台,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张伯礼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以岭药业整个发展历程,我几乎是亲历的。路子对了,理论对了,方向对了,就能够壮大。吴以岭院士把络病理论系统化,建立了标准,建立了证候分类的规律,建立了临床指南,特别是根据络病理论研发了一系列的药物,而这些药物瞄准的是西医解决不了或难治的一些病,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时评价体系又是世界公认的循证评价方法。另外,作为领头的标志性企业,坚持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配伍原则,确实有非常好的疗效。

未来还会合作更多,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希望能用更多的成果转化来回报河北人民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


钟南山院士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工作站的建成,我想首先是实现了体制上的创新。今年李克强总理讲,现代创新主要是以企业为主的创新,我想以岭药业早已实现,近年来更是实现了“产、学、研、政、企、金”六大结合创新。

中医在相当长的时间就是经验医学,而络病学能够走出经验医学的“框框”,把很多内容变成了循证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因为如此,络病学受到很多西医的认可与接纳,临床上很多西医都使用这些中药。

以岭用研究证实了其中药具备的三点特质:一是有用,二是无害,三是可重复。我想院士工作站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希望更多的院士参与进来。


樊代明院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的历史使命就是推动中国工程科技的发展,要实现这个使命有两条要记住:一是着眼基层;二是着眼工程。看到这么多院士到石家庄参与院士工作站的启动,我感到非常振奋。

工作站启动,我认为体现了两个“着眼”思想指导下整合实现共赢。医学要继续发展,一是要不断反思,要从理论上有所转变;二是从科学向医学转变,科学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到了至高无上,方法众多,到了无所不能,但是光靠科学的发展尚解决不了医学的问题。

要实现科学与医学的整合,因为整合是时代的特征,整合是各项事物前进的发展动力,整合将成为未来的出路。


王国强局长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石家庄以岭药业作为近些年来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代表和典范,始终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龙头的科技创新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创立了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独特的运行模式。

在吴以岭院士的带领下建立起以中医络病理论创新为指导的新药研发创新技术体系。同时推动了中医络病学新学科的建立和国内外学会组织的建立,研制了系列创新药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研模式。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条贯穿创新中药研发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持和专家支撑体系已经形成。我很高兴能够看到此次工作站的启动,希望其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