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5-30 总第83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5-30 总第838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8期

科普

标题导航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疏导

发布时间:2024-05-30来源:《医师报》作者: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徐小瑜  阅读: 7797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中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 万人,而且近年来年发病率每年递增3% 到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 年版)》中指出,随着我国预期寿命的延长,乳腺癌高峰发病年龄有逐渐上移的倾向,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5 ~54 岁。乳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除了疾病带来的折磨外,乳腺癌治疗方案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压力,例如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外观改变、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放射治疗诱发的放射性皮炎等,都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甚至中断治疗。因此需要注意观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

患者在确诊乳腺癌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抑郁、绝望、自卑、厌世,甚至引起各种躯体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乳腺癌患者心理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否认期 许多患者在拿到病理报告之后,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震惊、否认态度,觉得可能是检查结果有误,情绪波动起伏,可能会到其他医院继续检查。

愤恨、哀怨期 在经过多次检查后,患者开始逐步接受事实,并且会表现出愤恨、哀怨的表现,内心恐惧焦虑、惴惴不安。

磋商期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泄,虽然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患病的事实,但是还是会积极与医生商讨治疗事项,希望尽早获得有效的救治,改善自身的预后情况,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

忧郁期 乳腺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多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疾病复发,在面对这些应激事件时,患者会表现悲伤忧郁、沉默寡言、悲观绝望。

接受期 经过医护人员、家属的耐心劝导之后,患者的情绪将逐步平稳,能够接受事实,积极配合临床救治。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疏导措施

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案、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还要告诉患者如何调节情绪的方法,例如深呼吸训练、肌肉放松训练等,还可以积极需求家人的帮助,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减少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是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治疗态度,改变患者的观念与行为,直面事实,保持平稳的心理,为临床治疗做好心理准备,尤其是各种放化疗治疗的患者,需要不断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对自身的负面认识,帮助患者重建认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早期治疗的效果。

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减轻各种心理应激反应,还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况。比较常见的有音乐疗法、暗示疗法、激励疗法等,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家属的行为指导,提醒患者的伴侣、子女多关心陪伴患者,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

同伴支持 同伴支持也被称为集体心理治疗,通常是组建病友交流会,向病友阐述自身在诊疗方面遇到的问题,并相互交流经验,提供发泄负面情绪的途径,并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鼓励和支持,共同分担苦恼,提高康复信心。同伴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科普5月30日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