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5-30 总第83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5-30 总第838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8期

发布时间:2024-05-30

科普

标题导航

一文带你了解肺炎

发布时间:2024-05-30来源:《医师报》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 刘珍君  阅读: 7981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三年新冠疫情的经历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到了以前不会给予过多目光的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等,其中,人们对肺炎的关注度甚至已经达到了近些年的一个小高峰。一部分是因为新冠肺炎的推动,另一部分也是因为长期存在的空气环境的原因。那么“肺炎”到底是什么?具体形成原因又有哪些呢?

                                                                         什么是肺炎

一般来说,肺炎就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病原体等引起的肺部感染,其中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是最常见的两种。患上肺炎后,患者常见症状就是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也是肺炎的典型症状。如果是病毒性肺炎的话,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据调查,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呈基本持平状态,在1000 个人中,就会有5~10 个人患上肺炎。虽然发病率基本相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死率却只有1%~5%,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却高达15.5%~38.2%。

从年龄角度讲,2 岁以下的儿童和65 岁以上的老人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如果居住在空气条件差,如拥挤不通风、空气混浊的地方,也有很大可能引发肺炎;吸烟、酗酒、劳累过度等不良习惯已经是众多疾病的重要诱因,肺炎也不例外;如果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卧床、使用呼吸机、具有呼吸系统慢性病的人也属于肺炎的高发人群。

                                                                      肺炎的形成原因

致病菌一般会通过空气传播、血液传播、感染部位蔓延等多种方式入侵人体的呼吸道。呼吸道在正常的状态下,免疫系统会使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保持无菌状态,但如果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使病原菌到达了下呼吸道,就会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的纤维蛋白开始渗出,最终结果就是引起肺炎感染。

在2019 年年末,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是一种急性的感染性肺炎,只是因为其病原体是一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医疗界在即刻时间内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才会让大家措手不及。

                                                                       肺炎的诱发因素

年龄 原则上,任何阶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上肺炎,但风险最高的两个年龄段还是2 岁及以下的儿童和65 岁或以上的老年人。

抽烟 吸烟是呼吸道疾病的宿敌,对呼吸系统的损害都是非常巨大的,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肺部的天然防御罩造成损害,影响其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功能。

空气混浊 居住在室内非常拥挤、通气效果不好、空气污浊的地方的人,肺部长期处在不良环境中,不利于肺部健康。还有因为工作原因需要长期接触粉尘的朋友也是肺炎的高发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 如艾滋病患者,就是肺炎的高危人群,此外还有其他身体防御机制出现问题时,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大大提高。

住院治疗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尤其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患肺炎风险更大。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在医院了,肺炎致死率却比社区要高很多的原因之一。

                                                                     肺炎的常见治疗措施

当医生已经对患者确诊肺炎之后,首先要做的是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做药物选择,治疗得越早,预后效果就越好。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将抗生素从静脉转为口服了,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10 d,有时会更长一点。

如果患者情况符合医院72 h 内的判断标准,就代表治疗措施有效,医生确认后就可以出院居家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没有达到判定治疗有效的标准,就需要调整方案继续寻找病因。此外,患者还需要在平时多注意休息,避免冷空气入体或者劳累过度,病程初期需要尽量减少运动以及户外活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血糖水平,以防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缺氧症状,烦躁不安时,需要尽快吸氧,血常规、影像学检查也要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总体上来说,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肺炎不需要过多担心。

科普5月30日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