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5-30 总第83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5-30 总第838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8期

发布时间:2024-05-30

科普

标题导航

精神疾病患者五大日常护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4-05-30来源:《医师报》作者: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 马静  阅读: 7515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些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认知、自控等方面出现异常,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会对周围的人造成身心伤害。目前,此类疾病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干预,帮助恢复和稳定病情。在日常护理中,需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

                                                                              日常生活方式护理

耐心且详细地向患者讲述与疾病相关知识,包含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患者需要保持规律作息,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稳定,充足睡眠对于该病患者康复尤为重要。同时,规律的生活饮食也不容忽视。保持营养摄入均衡,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有利于康复。制定饮食计划表,少食多餐,控制饮食量。每日以清淡食物为主,不可摄入含糖量高、油腻、辛辣刺激性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以及水果,多摄入优质蛋白、维生素。鼓励患者参与团体活动,根据喜好,合理安排运动和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如种花、算术、剪纸、手工制作泥人等。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其看电视、听音乐、打乒乓球等,增强免疫力,不断改善精神状态。家人和护理人员都应给予患者足够理解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和陪伴。

                                                                           心理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往往比较脆弱,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耐心倾听患者心声,了解患者内心需求。沟通时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避免刺激患者情绪。根据患者个性特点选用合适沟通方法,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患者明白治疗过程以及要留意的问题,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有足够耐心回答。因为多数患者在认知能力尚处在恢复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所以可以定期组织交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散步等方式缓解紧张心情。

                                                                       社会人际关怀护理

一般精神疾病患者会感到孤独和被排斥,这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家人和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社交活动,提高患者社交能力,给予患者温暖和支持。此外,家人还需要与医生、心理医生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好治疗和康复效果。

                                                                        用药和监测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用药必须遵照医嘱,严禁随意增减药物和中断治疗。同时,家属和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服药情况和药物效果,及时向医生汇报。在服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以便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自我管理能力护理

因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高,使其未有良好生活习惯,影响疾病康复。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培训,如洗漱、如厕、饮食、用药等,让其自我加强体征检测,执行康复训练,加深对疾病认知。做好示范讲解、监督管理工作,使患者逐步掌握各项培训内容。

总的来讲,精神疾病患者日常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日常护理中,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照顾,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理解和包容患者,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回归社会。

科普5月30日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