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7-21 总第46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7-21 总第461期
返回上层

总第461期

发布时间:2016-07-21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痰瘀同治机制 探讨实践

发布时间:2016-07-21来源:《医师报》作者:毛威 缪静 陈洁 周鑫斌  阅读: 49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近40年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变迁的研究发现,心血瘀阻和痰浊内阻证占比列逐渐增高,“从痰论治”或“痰瘀同治”得到越来越多的临证实践。

丹蒌片是痰瘀同治的代表方药。既往对丹蒌片的研究多关注于其对炎症因子、脂质的抑制及内皮功能的保护,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及更深入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研究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他汀组、丹蒌组4组。正常组大鼠喂食基础饲料,余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混悬液和丹蒌片混悬液灌胃干预。

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血管内ERK1、ERK2 mRNA表达上升;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排列不完整,形成了典型的AS斑块。(2)与模型组比较,他汀组与丹蒌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血管内ERK1、ERK2 mRNA表达下降;他汀组、丹蒌组大鼠胸主动脉亦形成了典型的AS斑块,但与模型组比较,内膜增生明显减轻,巨噬细胞浸润减少,斑块面积明显减小。(3)他汀组与丹蒌组在血清抵抗素水平,血管内ERK1,ERK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抵抗素可通过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VSMC的异常增殖及AS斑块的形成;丹蒌片可降低AS模型大鼠血清抵抗素水平,减小斑块面积,减轻AS病变程度,提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抵抗素分泌,抑制ER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及VSMC增殖,从而最终延缓AS的发生发展。

丹蒌片主要由瓜蒌皮、薤白、葛根、川芎、丹参、赤芍、泽泻、黄芪、骨碎补、郁金等成分组成,君臣佐使共奏痰消瘀化、血脉畅和、痹除痛止、标本兼治之目的。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对抵抗素的作用及对抵抗素促进VSMC异常增殖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很少,本研究首次表明丹蒌片可降低血清抵抗素,对抵抗素促进VSMC异常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丹蒌片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