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年前出现活动后轻度气短,伴晨起阵发性咳嗽,咳白色粘痰,易乏力,未诊治。近2年症状加重,爬3层楼即出现明显的气短。2015年11月13日外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炎’,给予激素治疗未见好转……”
“需要什么检查?”
“请总结病例特点。”
“目前诊断、鉴别诊断是什么?”
“下一步是什么?”
2月19日,中日医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教学查房。由一名医生报病例,提出问题。刚开始时点名回答,慢慢地大家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乔人立教授,与这些年轻医生坐在一起,但讨论过程中他笑而不语。直到查房结束,他才开始点评。
这是中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培训项目教学查房现场,这套引进美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的培训项目,从2014年1月开始至今,共有12家试点医院30余名学员参与。
按照规定,培训历时3年,由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联合开展,ACCP专家授课。参加本次培训的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陶新曹告诉记者,PCCM培训项目的教学查房与以往大查房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学员的“主场”。“以往查房多数是大专家讲,然后几位专家一起讨论,我们在旁边只有听的份儿。而PCCM培训则是完全发挥学员的积极主动性,由学员主讲和讨论,最后由专家点评。这样一来,对学员的锻炼更多了。”
常规查房以“教”为主,而PCCM培训则更强调“互动”——这是PCCM培训的特点所在。为此,学员必须主动学习、准备资料,参与发言讨论。一名学员感叹道,“个人责任感和能动性不一样,不学习不行。”
讨论结束后,中日医院副院长姚树坤总结道,“教学查房提供的是思路,当医生面对真实的患者,能否按照这样的思维走下去?面对新收的疑难重症患者,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收集临床资料,解读影像学资料,决定下一步如何走,是个复杂的过程。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经历的培训不可少。”
本次教学查房同时采取远程授课方式,全国其他11家PCCM培训试点医院的学员能同步看到和听到整个查房过程,参与讨论。
PCCM培训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中日医院院长王辰表示,美国PCCM专科培训体系值得借鉴,我国应尽快建立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认证体系,推动以PCCM为核心的内科危重症临床诊疗模式。这对于培养合格的从事现代呼吸病学的呼吸专科医师,至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