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与美国、英国、日本学者在《柳叶刀》杂志发文,对ABSORB Japan、 ABSORB China、ABSORB Ⅱ和ABSORB Ⅲ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分析显示,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Xience CoCr-EES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Absorb BVS导致的临床事件和支架相关的综合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无差别。(Lancet. 2016年1月 25日在线版)
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相比,BVS或可改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长期预后。但在置入支架1年内,BVS是否同药物洗脱支架一样安全有效?高润霖院士等进行的这项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
研究者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的3389例稳定性冠脉疾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患者,涵盖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共301家学术和医疗中心。主要终点为患者支架置入1年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管重建)以及支架相关靶病变失败率(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 、缺血导致的靶血管血运重建)。
结果显示,支架置入1年内,BVS和CoCr-EES组临床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RR=1.09,P=0.38)。同样,两组间支架相关复合终点也无差别(RR=1.22,P=0.17)。
与CoCr-EES组相比,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在BVS组发生率更高(RR=1.45 ,P=0.04),部分由于BVS组围术期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发生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RR=2.09,P=0.08)。此外,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缺血导致的靶血管重建以及血管重建发生率在两组均无差异。经多因素校正后,仍得出类似结果。
研究者之一的美国Gregg Stone教授曾在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年会上表示,药物和器械研究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有4项关于BVS与Xience支架对比的随机临床试验和数据,积累了很多应用BVS的经验。ABSORB China研究和ABSORB Japan研究都非常重要,经过严格的高比例1年造影随访,证实了BVS非常好的支架内皮覆盖和极小的晚期管腔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