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辩证论治和复方用药是中医临床治病的特点。一直以来,中药复方的药效学评价多采用现代药理学的思路与方法,难以体现中药复方发挥功效的作用特点。
为此,笔者团队根据中药复方的功效与主治,将中医临床病证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技术与方法用于中药复方功效研究,建立符合中医临床病证特征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整体、细胞、分子等多层次的药效学评价,形成了能够充分反映中药复方特点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
该体系的形成中,采用了大量能够适于中药功效评价的现代技术和方法。
【现代技术与方法】
在体实时同步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中,应用血管造影、彩色超声心动、无创血流动力学等检测仪器,将临床微创、无创、可视化等方法引入动物模型及药效评价中,建立了形态、功能、血液、生化、病理等指标在体实时同步可视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微创、动态、多指标、实时定量的优势,更适合中药复方的功效评价。
在基于中医四诊的中药复方功效评价新方法中,将包括主症、兼症、舌象、脉象在内的四诊信息进行客观化分级评分,建立了动物证候评价的新方法。如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评价方法是以30点体表心电图分级评分代表主症,以体重指数和进食情况分级评分代表兼症,以舌下血管分布及舌苔颜色分级评分代表舌象,以无创血液动力学6项指标分级评分代表脉象。该方法不仅可以客观、动态、量化检测和评价证候,且可实时观测疾病证候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好的客观性和重现性。
在建立药效学指标群表征的中药复方功效评价新方法中,通过研究证候病因病机、证候要素与病理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立了证候要素与病理指标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病理生理指标群为表征的中药复方功效评价方法。
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已取得良好的研究进展。目前已构建了11种新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完成了83种模型和220项SOP的中药药效学评价体系。这不仅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继承和发扬好传统中医药优势及特色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