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2-10 总第43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2-10 总第433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3期

发布时间:2015-12-10

学术

标题导航

中国三大学会联合推出房颤指南

发布时间:2015-12-10来源:《医师报》作者:文韬  阅读: 45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近期公布了2015年版“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简称“2015年建议”),该建议是对2012年版本的修订,对3年来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补充。(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19:31)

在2015年建议中,与国外指南一致,抗凝仍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根据Framingham研究,非心脏瓣膜病房颤引起脑栓塞发生率是普通人的5.6倍,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则是普通人的17.6倍。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每年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左右,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占所有脑栓塞事件的15%~20%。

既往指南推荐CHADS2评分评估卒中风险,该评分相对简单,便于应用,但其不足是对卒中低危患者的评估不够细致。

此次2015年建议则推荐CHA2DS2-VASc评分(表1),该评分是在CHADS2评分基础上将年龄≥75岁由1分改为了2分,增加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和性别(女性)3个危险因素,最高评分为9分。

根据2015年建议推荐,CHA2DS2-VASc评分≥2者需服抗凝药物;评分为1分者,口服抗凝药物或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均可;无危险因素,即评分0分者不需抗栓治疗。

此外,国人数据也提示,与CHADS2评分相比,CHA2DS2-VASc评分可更准确地预测栓塞事件(表2)。2015年建议推荐使用HAS-BLED评分评价房颤患者抗凝出血风险(表3)。

2015年建议指出,CHA2DS2-VASc评分≥2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长期口服华法林,调整药物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

应用华法林适应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也可应用新型抗凝药物;对于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如抗凝强度不稳定,在排除可纠正的影响INR波动的原因后,可考虑改用新型抗凝药物。瓣膜性房颤患者都应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不能使用新型抗凝药物。

2015年建议指出,应谨慎使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对于CHA2DS2-VASC评分≥2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1)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2)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脑卒中或栓塞事件;(3)HAS-BLED评分≥3。

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2015年建议推荐导管消融可作为一线治疗。

blob.png

高血压患者

血脂异常发生率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等研究显示,在我国东北部农村地区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中,血脂异常发生率很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脂异常筛查十分必要。(BMC Public Health. 2015,15:1152)

研究于2012-2013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入选4048例高血压患者,患者年龄≥35岁,研究发现,在未进行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中,34.5%总胆固醇边缘性升高,19.2%总胆固醇高,1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37.4%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

在这些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边缘性升高、高、非常高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9%、 6.7%和2.3 %。此外,甘油三酯水平边缘性升高的比例占14.3%,甘油三酯水平高和非常高的比例分别为17.4%和2.4%。

研究还发现,研究中所有患者血脂异常知晓率非常低,仅为5.9%。

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空腹血糖、体质指数、汉族、当前吸烟饮酒、年收入高、血压水平是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而适量体育锻炼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