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雨)12月6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其他两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在瑞典共同参加了诺贝尔奖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三次提到自己“工作尚未完成”。
12月7日,屠呦呦与另外两位获得者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
发布会上,屠呦呦谈到:“感觉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完,疟疾对于青蒿素的耐药性问题已经出现,这是我最为关心的。至于得奖后会怎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也不太感兴趣。”
再次提到“工作尚未完成”,屠呦呦如是表述:“这个工作还没有完成,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目前,依然还有很多研究工作值得我们深入进行。”
第三次提到“工作尚未完成”,屠呦呦显得有些着急。她说:“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我为这个药(青蒿素)的前景感到担心。希望关心疟疾的各位能共同努力,延缓这种可能性的出现。”
屠呦呦在7日晚的演讲中指出,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对此指出,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大,西方医学界对于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度也在提升,而屠呦呦的获奖更是一种推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接受中药新药申报时,原先的标准已有很大改变。
本次屠呦呦演讲的题目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而《医师报》在10月15日对其获奖的报道标题正是《传统中草药给世界的礼物》。这既是一种巧合,更是大家对于青蒿素地位的共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