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2-10 总第43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2-10 总第433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3期

发布时间:2015-12-10

呼吸

标题导航

肺功能检查不可替代 但仍存不足

发布时间:2015-12-10来源:《医师报》作者:陈亚红  阅读: 52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手段主要依赖于肺功能检查(PFT),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手段尚存在缺陷,仍有很多不足。

肺功能检查具有不可替代性

目前,PFT是判断慢阻肺气流受限重复性最好、最客观的指标。任何医疗中心都可进行高质量的肺功能测定,所有关注慢阻肺的医疗工作者均应充分利用肺功能。

肺功能应测定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并且计算二者比值(FEV1/FVC)。FEV1/FVC<0.7的界定值仍建议被沿用。肺功能指标应基于年龄、身高、性别、种族等参考值做评估。

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

既往慢阻肺仅根据肺功能进行严重度分级,但从GOLD 2011起,仅把肺功能作为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而综合病情评估中肺功能作为未来急性加重风险指标,与症状、急性加重次数共同判断患者病情。

肺功能可鉴别诊断哮喘、慢阻肺等

哮喘和慢阻肺的鉴别会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吸烟者和老年人中。GOLD 2014首次提出了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在GOLD 2015以全文形式刊登。当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的特点时考虑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建议采用阶梯式的方法进行诊断,包括识别是否存在慢性气道疾病,根据症状分为哮喘、慢阻肺或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通过PFT进一步确诊病情。如有必要,应推荐到专科进行检查。

此外,可根据肺功能下降速度判断慢阻肺的特殊表型——快速下降表型,并根据肺功能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

肺功能检查亟待完善

目前,仅有30%~50%新诊断慢阻肺患者进行过PFT。

在我国,仅有6.5%慢阻肺患者曾经进行过PFT,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非常低。

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的认识不足,且对PFT不够重视,导致PFT在慢阻肺诊断/病情评估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图1)。

blob.png

目前,还可采用包括肺功能气流受限严重度在内的综合病情评估、影像学、生物标志等方法进行慢阻肺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总之,PFT仍然是慢阻肺诊断/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尤其在社区应该大力推广开展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患者戒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然而,研究者也应注意其他指标在慢阻肺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