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雨 宋攀)因为学术造假导致牢狱之灾的科学家并不多见,最近美国前学者Dong-Pyou Han(韩东杓,韩裔,实验室二老板)为此付出了人身自由的代价。他因为伪造研究数据申请国家研究经费于近日获判刑57个月,3年监外监视,并被罚款720万美元。负责监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经费的James Bradac说:“这是我了解的NIH近20年内最恶劣的学术造假事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2年10月1日发表了有关论文撤销的研究报告,因造假或者被怀疑造假而撤销下来的论文所占的比例相当于1975年的10倍。而中国似乎更甚,科技部曾调查国内6家顶级研究机构的6000多名科研人员,其中大约1/3承认有过剽窃、造假行为。
美国科学院院士史蒂夫·卡伊告诉记者:“学术不端,可能给整个科学界带来困惑。所有科学家,无论背景、无论国籍、无论从事哪个科研领域,都应该用诚信、开放的思维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沈策对此的态度很明确:“必须严惩。”而美国前学术不端办公室主任David Wright则认为,刑事处罚的作用值得怀疑。一个学者如果被禁止申请国家课题项目,即使是短期,也意味着学术生命被判死刑。在腾讯网开展的一项调查中,91%的受访者认为“对学术造假者应严惩不贷”。
据悉,在欧美、日韩诸国,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后果均十分严重。在机构上,会遭致警告、降级、撤职、解约等处罚;在学术上,会被取消博士学位、教授资格,各大基金会、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大门也会对他们关闭;在政府行政上,会被禁止项目申请、取消政府颁发的各种荣誉等。
■ 相关链接
★2013年10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前助理生物医学教授韩东杓被辞退。2013年12月,为伪造自己研究的抗艾滋病病毒疫苗具有活性,韩东杓被揭露故意将人血加入兔血。并因此他的小组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获得大约1900万美元研究经费。
2014年6月,因为采用伪造研究结果骗取研究经费,韩东杓以4项联邦重罪被起诉。2015年2月,韩东杓在联邦法庭认罪。
★今年年初,全国多名院士、教授因身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而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教授张阳德更是因涉嫌贪污巨额科研经费2.2亿被炒得沸沸扬扬。其虽已被长沙市公安局正式逮捕,但目前尚无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