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7-09 总第41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7-09 总第41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12期

发布时间:2015-07-09

博客

标题导航

90后治疗师谈 理想与成就感

发布时间:2015-07-09来源:《医师报》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张韬  阅读: 164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我是一名90后治疗师,做起事来一股子劲儿、满脑子都是理想。刚入行时,我总有一种:“我要成为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的信念,后来这个信念逐渐被“我希望我治疗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替代。


我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一个重获健康的人?一个重新回到家庭负起家庭责任的人?还是一个能为社会出一份力的人?我希望都是。

那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丈夫因一次意外,从高处坠落,导致颅脑损伤。紧急手术后,丈夫在重症监护室躺了四个多月,终于活了过来。

“你的丈夫可能这辈子都要坐在轮椅上……”主刀医生的话让妻子稍稍平静的心情又跌入了谷底。但这位坚强的妻子并没有放弃,带着丈夫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刚来科室时,患者整个人特别消瘦,双下肢无力,无法正常的运动。因为卧床制动的时间比较久,他会有些不耐烦,总是追问:“我什么时候才能走起来?我还能走路吗……”每当这时,我总是安慰他:“只要坚持,就一定有收获。”

或许是重大创伤后的心理反应,早期训练时,他情绪起伏很大,时而“好脾气”,时而又“臭性子”。“臭性子”的他在无法完成训练动作时,忍不住地朝我们“怒吼”;“好脾气”的时候,他又会笑着指着自己脑袋上的手术伤口,说:“你看,我这里受了伤,是做过手术的,所以不要计较我早上的火气。”他的妻子也在一旁解释:“他是个急性子,情绪来了连我都要挨‘吵’,但他心眼好,你们千万不要介意。”看着这对默契十足的夫妻,我心中那点小“郁闷”也早就烟消云散。

康复训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也越来越认真,每天都在进步。能多完成一两个动作的时候,他会很骄傲地告诉我:“这个难度太低了,给我来点累的……”那一脸的“不屑”掩盖不了心里的满足。

“现在每天都是机器人帮我做康复,洋气得很……”这是他经常对来访的亲朋好友说的话,语气里透着乐观。

从用尽全力无法站起,到放下助行器颤抖着前行五六米……我和这对年轻夫妻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常人眼中最无所谓的五六米,应该是这对夫妇离幸福最近的距离。

从始到终,我用自己的专业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看到患者的脸上重获笑容,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患者出院后的一年多,我们科室一直坚持做随访。他也给我们打过很多次电话,说已经能自己走很长一段路啦,说回家吃胖了二十多斤,说……

我时常把他的故事讲给其他患者听。我希望在每一位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都有家人与医生一起努力;医患携手,我们共同展现生命的光辉。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