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7-09 总第41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7-09 总第41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12期

发布时间:2015-07-09

循环

标题导航

面向基层 关注西部

发布时间:2015-07-09来源:《医师报》作者:本报记者 牛艳红  阅读: 158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6月25-28日,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人参会。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陈香美院士介绍,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面向基层  关注西部”,一如既往秉承中国医师协会“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管理、提高”的12字宗旨。。年会设置9个大会报告,140个专题讲座和卫星会,2个病例讨论,并视频演示3种操作技术(包括肾穿刺与病理制片技术、内瘘置管术和腹透置管术)。会议内容涵盖肾脏疾病诊疗、学科建设、医护管理、医改政策、医学人文与医师维权。会议投稿913篇,壁报展示300篇,并评选优秀壁报70篇。此外,会议举办了医务人员人文风采摄影大赛,并颁发优秀人文风采奖。会议还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一名猝死在岗位上的肾科医生颁发“关爱基金”。由于陈香美院士在2014年“8.03”云南鲁甸地震救治伤员工作中的杰出贡献,会议还为她颁发了“大会特别奖”。

blob.png

“肾”入基层  协力同行

3年培训万民肾科基层医生

6月25日,在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年会上,“万名肾科基层医生慢性肾脏病(CKD)及血液净化培训”项目启动会召开。该项目将通过3年时间,对我国近万名肾科基层医生进行培训。

基层医疗单位

CKD防治主体

陈香美院士指出,CKD防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有1.2亿CKD患者;结合我国高血压患者超2.5亿,糖尿病患者超1亿,老年群体不断扩大,未来我国尿毒症患者将超过100万。

CKD大多需要长期诊治,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是CKD防治的主体。然而,我国目前缺乏基层医生CKD专业培训。

提高基层医院CKD防治水平也是国家医改政策需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医改重点着眼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达到90%的县域就诊率,“就地能看病,大病不出县”。

而开展基层医护人员培训是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的责任所在。

陈院士介绍,该项目以培训基层医生的肾脏疾病和血液净化诊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战经验以及患者管理和肾脏内科科室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肾脏病专科医生培训基地,搭建肾脏病专科医师培训网站和远程继续教育平台,以及制定规范化培训大纲和计划,制作规范化教材和课件;采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与实地培训相结合,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低年资与高年资医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基层医生自觉学习,提高肾脏病防治理论的运用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促进肾脏病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普及,提高基层医生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的运用以及临床科研的能力。

打造中国医师协会

基层培训精品项目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认为,该项目面向基层,方向正确;内容集中在CKD和血液净化培训,重点明确;目的是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质量,加强技术操作和规范,立项清晰。该项目符合医改的要求,特别是加强和深化基层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符合加强人才培训对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解决患者亟需帮助的问题的要求,具有深远意义。而且,该项目符合中国医师协会的行业宗旨和定位。

张雁灵会长对项目的实施提出四点期望:第一,做好规划,制定好方案,不搞形式;第二,加强协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专家、社会力量、政府、企业要共同帮助,形成协同力量;第三,注重质量,保证医学教育内容。第四,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该项目成为中国医师协会基层培训中的精品项目!

启动会上,还为丁小强、刘健、刘章锁、李雪梅、侯凡凡、唐政、梅长林和黄峰先副会长颁发了讲师证书。

blob.png


大会报告

陈香美院士

中国肾脏病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陈香美院士指出,我国肾脏病患病率高、危害巨大且医疗费用昂贵,肾脏病防治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但我国肾脏病防治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如临床研究缺少协同评价机制,平台和基地建设不足,国产血液净化产品临床应用不足,基层肾脏病防治能力不足等。

新技术革命下的中国肾脏病发展

临床生物信息学大数据  CKD是终生性疾病,在CKD诊断方面,需寻找早期敏感诊断指标;治疗方面,需研发新药、评估疗效;转归方面,需建立长期队列随访体系。因此,建立生物样本资源库和临床信息数据库极为迫切。2010年,全国血液净化患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建立,首次明确我国血液净化患者原发病因和诊治状况及其演变,为国家制定尿毒症防治政策提供了科学数据,推进了政府对尿毒症患者的重视。

临床医学研究技术创新  医学技术创新包括虚拟访问、再生医学、微创与机器人、基因药物、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等。其中再生医学以干细胞治疗为重大突破点。陈院士团队在干细胞领域也取得一些成果,尤其是在重症挤压综合征治疗方面。

慢性早期筛查诊疗一体化及管理  要多级医院协同联动,建立同治化诊疗体系。其中,三级医院提供疾病确诊和诊疗方案;二级医院内科要把三级医院制定的方案同治化,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转诊;一级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前哨诊治点和主要科普宣教场所。

建立肾脏病临床疗效评估体系  近年来,临床效果评估体系由传统医学模式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但循证医学是随机对照研究,其代表性及外部真实性有限,存在伦理学问题,因此还应进行真实世界研究。肾科医生应利用分会的平台,建立良好的临床效果评价体系,得出来自真实世界、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据。

肾脏病学

“十三五”发展战略

在“十二五”期间,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提出并组织实施肾脏病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肾脏疾病的防治与创新型血液净化产品研发及临床应用评价”,在肾脏疾病防治、临床研究、医疗质量控制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解放军总医院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受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委托,编制肾脏疾病“十三五”发展战略。

在CKD防治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为IgA肾病、膜性肾病等原发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老年肾损伤。在急性肾损伤方面,要发现预警、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提出一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开发促进肾组织再生修复的治疗方案,建立血液净化治疗关键技术,有效降低死亡率等。在终末期肾病方面,要明确适宜的透析时机和治疗模式,确立合理的透析液钙浓度,建立适合国情的透析用水标准,提出适合国人的血压、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最佳控制目标等。

(下转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