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7-10 总第36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7-10 总第364期
返回上层

总第364期

发布时间:2014-07-10

循环

标题导航

评估心脏缺血:男女有别

发布时间:2014-07-10来源:《医师报》作者: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陈君柱 谢旭东  阅读: 185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6月1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女性疑似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无创检查共识声明,该文件是对2005年共识文件的更新。共识系统评估了平板运动试验(ETT)、负荷心脏超声、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或PET技术介导的负荷心肌灌注成像(MPI)、负荷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及冠脉CT成像(CCTA)等现有检查方法对女性患者特异性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聚焦于分析这些诊断性检查能否在缺血性心脏病(IHD)女性患者中可有效鉴别阻塞性、非阻塞性或阴性冠脉病变。


blob.png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有力证据支持对可疑或确诊的女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女性特异的、更为合理的临床评估策略。因大量研究证实,冠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除阻塞性冠脉病变外,微血管和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女性患者中后者更为常见。


男性检测手段并不适合女性

WISE研究发现,近60%胸痛或无创检查提示有缺血证据的女性IHD患者,行冠脉造影发现并不存在影响血流的冠脉阻塞。近50%非冠脉阻塞性胸痛的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因此,适合男性冠心病患者的检测手段(主要针对阻塞性冠脉狭窄)应用于女性患者,可导致有症状但无经典的阻塞性冠脉病变的女性患者未能得到有效诊治,从而增加了疾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

尽管既往认为ETT的假阳性结果导致诊断价值在女性中明显受限,但共识依然将ETT放在IHD无创检查重要地位,并指出应采用女性特异ETT方式,除单纯ST段抬高外,可通过对运动耐量、变时反应、心率恢复、血压反应和Duke平板试验积分(DTS)等参数综合评判,提高诊断和预测价值。 


评估风险  行个体化检查

在进入诊断流程时对患者进行初步IHD风险评估,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以患者为中心的无创检查方法,如ETT或CCTA。对于无症状者,冠心病风险评估通常可采用传统风险指数,如Framingham 风险指数及心血管病终生风险评估等。但迄今为止,对于疑似IHD的有症状患者,仍缺乏症状相关的有效风险预测指数。


女性患者冠脉事件与年龄密切相关

女性患者冠脉事件与年龄密切相关,尤其在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或并发症的情况下。共识制定以年龄为主轴的有症状IHD女性风险评估图。如除合并糖尿病患者外,绝经前女性即使有症状但均归入IHD低风险人群。因此,50~59岁有症状女性患者,如不存在日常活动受限,仍被认为是低、中危风险。但出现日常活动受限即功能障碍后,IHD风险则升至中度。60~69岁有症状女性患者归入中危风险,但≥70岁有症状女性则被认为处于高危风险。但这些仅是初步IHD风险分类,不能替代临床诊断评估。

对有症状的女性患者,应在诊断性检查前进行危险分层,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图1)。

如出现下列临床情况也等同于IHD高度风险:(1)外周动脉疾病;(2)长期或未控制糖尿病(>40岁女性);(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意外;(5)慢性肾脏病;(6)功能障碍。

但这些仅是初步的IHD风险分类,不能替代临床诊断评估。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