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特派记者 耿璐 发自石家庄)“作为一名医生,我只是在我的岗位完成了我应该完成的工作。”很难想象,记者面前这位笑声爽朗的医生两年前被检查出患脑部胶质瘤,目前颅脑复查核磁显示,脑胶质瘤术后颅内多发转移。她就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笋。
3月25日,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陆军一行代表中国医师协会特地赶赴河北省石家庄,为张笋送来“医师之家”的鼓励和祝福,其中包括会长张雁灵的亲笔慰问信和来自于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基金的慰问金。
陆军指出,“医生的健康关乎更多患者的健康,需要得到医生和大众的重视。当前,许多极端事件接连发生,但不能让个别事件把整个医生群体所具有的崇高的白求恩精神埋没!张笋医生是优秀医生的典型代表,也符合大医精神所倡导的方向,她的事迹需要让更多人知道,以弘扬医师正能量。”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吴广礼表示,现在一些媒体的恶意炒作,严重损害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事实上,有很多医生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
1972年出生的张笋,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优秀的中青年专家,曾先后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河北十大新闻人物”、“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6月,她被确诊为脑部胶质瘤,面对死神的威胁,她以乐观向上的心态,与病魔顽强抗争,强忍着病痛为无数患者解除伤痛。
从医17年来,张笋获得荣誉无数,从未收过一次红包,从未受过一次投诉,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微笑天使”。2013年7月3日,她的许多患者自发来到医院,按下53个红手印,联名发出救治张笋、宣传张笋的倡议。 今年2月手术后,张笋至今仍战斗在临床一线。“不只是医生,患者也要学习这种与病魔顽强斗争的精神。”陆军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