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3-27 总第35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3-27 总第350期
返回上层

总第350期

发布时间:2014-03-27

循环

标题导航

介入心脏病学跨入“全球战略时代”(上接第14版)

发布时间:2014-03-27来源:《医师报》作者: 许奉彦 牛艳红  阅读: 56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徐波教授介绍,作为CIT原创精神重要载体之一,本届会议有12项新研究结果于“最新临床试验”、“特色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临床试验”和“特色研究首次公布”专场进行发布。

“我们不但要做好研究,还要争取好的发表。”徐波教授说 “我们不是点到即止,而是传授一套系统、实用的方法,希望切实帮助和带动一批中青年医生获得比较好的国际发表。”徐波教授说。


BRIGHT研究    国人应用比伐卢定  效果肯定

由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的BRIGHT研究,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子课题,该研究为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观察国产比伐卢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的疗效与安全性。

韩雅玲院士介绍,该研究纳入全国26个省、市82个中心的2194例患者,在行PCI术前随机分为三组:围术期单独应用比伐卢定组、围术期单独应用普通肝素组和联用普通肝素+替罗非班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内以及1年净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显示,围术期单独应用比伐卢定组30 d和6个月的净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均低于普通肝素组和联用普通肝素+替罗非班组,但三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IR-CTO研究    IVUS引导下治疗CTO  初显优势

作为AIR-CTO研究的领衔者,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介绍,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前瞻性试验,旨在揭示冠脉造影引导和IVUS引导下,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CTO病变患者1年临床事件的区别以及随访1年的冠脉造影的结果。研究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共入组230例CTO患者,随机分为冠脉造影引导和IVUS引导组。

陈绍良教授揭晓,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死亡率、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临床驱动靶病变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支架内再狭窄以及再闭塞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与冠脉造影引导组相比,IVUS引导支架置入组晚期管腔丢失明显降低。可以发现,两种方式并无显著差异,CTO患者置入支架的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均可接受。


圆桌讨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Gregg W. Stone

CIT的第二个理念是创新。应该说,心脏介入医生面临着诸多创新,比如新药、新支架以及影像学发展。特别是以往只能行外科治疗的患者,目前已经接受了微创的介入治疗。减少患者的风险以及改善预后,是我们进行创新的最终目标。

巴西圣保罗心血管研究中心 

Alexandre Abizaid

我认为在介入领域创新,不仅限于药物和器械的研发,更重要的是革新整体治疗体系,这正是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比如新药、新器械创新都要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同时还面临各种风险,当然,并不是说“制造风险”,而应“面临风险”,包括创新的失败、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等。问题是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斗争,用开放的理念推动革新。同时,我们还要保持热情和奉献精神。


blob.png

徐波教授强调,CIT2014努力缩小证据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促进和加快经临床试验验证的新治疗方法融入临床实践中。 特别体现在四个方面:(1)经导管肾动脉去神经术虽在Symplicity HTN-3中意外得到阴性结果,但徐波教授认为技术革新往往是波浪式前进而非一帆风顺。(2)生物可吸收支架将很快来到中国,徐波教授希望通过CIT2014把这种声音传递出去。(3)经导管瓣膜治疗在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最重要的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4)继去年年会直播阜外医院姚焰教授实施的我国首例左心耳封堵术后,今年会议将安排关于此技术的更全面讨论。


左心耳封堵术同步直播亮相

blob.png

本届CIT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完成 WATCHMANTM 左心耳封堵系统在我国的首次公开手术演示。据悉,作为首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目前中国唯一上市的左心耳封堵系统,WATCHMANTM 可用于预防左心耳中可能形成的血栓栓塞,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葛均波院士表示,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治疗新趋势。

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有1000万房颤患者,至2050年将会达2000万。目前,预计我国约有150万的患者需要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


TARGET研究显示Firehawk疗效获肯

首个国产靶向药物洗脱支架获准上市

CIT会议期间,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使用的Firehawk(火鹰)冠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获准上市新闻发布会召开。

高润霖院士总结为四点创新:火鹰是全球首个单面刻槽工艺支架;它达到了支架有效载药量全球最低的“零冗余”标准;围绕展开的TARGET系列研究是我国首个严格遵循《冠脉药物支架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进行的上市前研究;它是我国首个与先进的XIENCE V支架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证明等效性的国产支架。

徐波教授特别强调,TARGET研究共入选全国29家大型心脏中心的1261例患者。TARGET Ⅰ研究2年结果显示,火鹰组与XIENCE V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主要观察终点9个月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和其他次要观察终点均得到与XIENCE V支架对比的非劣效结论。而入组复杂病例后的TARGET Ⅱ研究1年结果显示,火鹰组只有0.1%(1例)的血栓事件,经分析为氯吡格雷抵抗。据悉,该系列研究对火鹰支架的观察还将持续至5年。


圆桌讨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Gregg W. Stone

CIT第三个理念是转化,转化可以体现在近年来的治疗模式已经从治疗疾病为主转化为预防疾病。比如对于易损斑块的检测,可在一定程度预防猝死。

法国图卢兹巴斯德医院 Jean Fajadet

转化医学必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主要表现为四个层面:第一,未来可依据基因检测和个体化医疗为患者诊疗;第二,将从简单的PTCA转化为对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治疗;第三,影像学的发展将不断助力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四,转化也是一种创新,比如数字化研究等将有助于对疾病的管理和患者教育,必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

美国斯坦福大学  Peter J. Fitzgerald

我们正处在医疗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姻”时代,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互动可对心衰再入院、儿童哮喘入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等临床终点产生影响。目前,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智能手机数量比人口还要多。这些通讯工具正在微妙地改变着人类的行为。全球通过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临床终点事件以解决关键问题的时代已经来临。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