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张玉辉)在炽热的六月天,伴随着同样炽烈的心情。6月21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青年学组指导、《医师报》主办的第六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活动(简称“菁英活动”)荣誉名单揭晓,心血管领域又一批杰出青年才俊崭露头角!
CSC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医疗新器械的涌现、新药物的迭代升级,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均为个人成长、学科演进及行业跃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她深切寄望于中青年医师,鼓励他们在这个为发掘和培育新星而设的关键平台上,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共同绘制心血管病学更加辉煌的未来蓝图。
CSC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CSC高血压学组组长、天津康汇医院李玉明教授,CSC常务委员、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英贤教授,CSC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组长、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CSC心血管信息化学组组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萍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CSC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出席活动。
《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荣誉时刻并介绍,第六届菁英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40名佼佼者从200余名心血管医生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四大荣誉,以他们显著的成就回应了时代的期盼,生动展示了当代中青年医师群体的活力四射与巨大潜力,预示着心血管医学领域新星的璀璨升起。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设“菁英论坛”和“直播访谈”环节为菁英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展示平台。
韩雅玲 传承希望 筑梦心血管未来
“六年的时光见证了活动的坚持与成长,314名中青年才俊在这一平台上相继涌现,犹如传递希望的火炬手,一棒接一棒地推动着心血管学科的前进步伐,预示着学科未来无限的可能与辉煌。”活动中,韩雅玲院士的致辞深情而激昂,她回顾了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的历程,对历届荣誉获得者的成长与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韩雅玲院士还强调,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而这背后,培养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则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她表示:“自CSC第十一届委员会成立以来,其工作重心之一便是培育优秀的中青年医师,搭建成长阶梯,拓展展示舞台,加速他们成为心血管病防治新星的进程,‘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活动作为其中的亮点之一,为发掘与善用人才提供了关键平台。”
当代中青年医师的担当与抱负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科研努力的极大肯定,也是对我个人成长路上单位科室领导关怀与鼓励的最好见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宋海旭强调,尽管从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面临重重挑战,但其团队始终致力于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度融合。他说:“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贡献一己之力,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雪燕对单位赋予的成长平台、导师的指导,团队在临床和科研上的帮助和支持表达了感谢。医者仁心,医疗工作者的使命与初衷,就是为每一位患者带去温暖和点燃生命的希望。新时代,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医学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她表示,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相信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哪怕只是一小步,都将汇聚成推动人类医学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并为我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惠慧通过发布关于吸烟者“黑肺”现象的博文并引起广泛关注后,他深刻意识到医学科普的迫切需求与重大意义,由此踏上了自媒体科普的道路。从最初的图文形式,逐步扩展到视频制作乃至直播,他在科普之路上不断探索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准确而广泛传播医学知识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意识至关重要。”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科普形式与内容,为增进公众健康福祉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