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毒性等特点,因此在其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这些意外
常会引起皮肤、眼部等部位的化学刺激或腐蚀,从而引起灼伤。部分化学物质也可经皮肤吸收,严重时可造成全身中毒。所以化学灼伤相对于烧开的水或者火焰来说更加严重。遭遇化学灼伤后,通常被化学物质接触到的部位,需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在遭遇化学灼伤的现场,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急救呢?
立即脱离危险源
为了保证现场安全,救援人员需要在开始任何救助行动之前,对周围环境进行迅速评估,从而保证自身不会受到伤害。一旦确认安全,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将受害者从危险源中移开,采用谨慎的方式避免化学物质与皮肤或黏膜的进一步接触,以有效开展救助行动。这需要救援人员对危险有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和判断。心中有数,才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更有效地帮助他人。
脱除受污染的衣物和饰物
化学灼伤的危险性在于某些化学物质可能附着于服装饰品上,不但会使皮肤的接触时间变长,而且还会使灼伤程度加重,所以迅速
而小心地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饰品是降低灼伤严重程度的关键步骤,特别要注意不要对受伤部位造成额外的压力或摩擦来避免化学物质进一步渗透进皮肤。另外,在处理这些敏感步骤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受害者可能由于伤害而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又要兼顾其隐私,在操作中本着高度敏感和尊重的态度去考虑问题。
大量冲洗
用大量清水冲洗不仅能迅速稀释、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化学物质,还能减缓或阻止化学反应造成的进一步伤害。冲洗时建议使用轻柔的水流,以免对已经受到伤害的肌肤造成额外伤害,同时也要保证水流可以将所有的患处都均匀地覆盖起来。冲洗的持续时间越长越好。尽管现场可能没有特定的中和剂可用,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特定的中和剂( 例如5% 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用于磷烧伤) 作为辅助措施。寻找中和剂的过程,绝对不能耽误了急性冲洗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和反应会产生热量,有的甚至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永远是最实用、最值得推荐的方式。
防止进一步伤害
在初步处理化学灼伤后,为防止损伤进一步恶化,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伤口的刺激,在伤口上轻轻覆盖干净的布料。此时应避免使用油类、膏剂等可能会妨碍伤口正常复原,甚至引发更复杂化学反应的的物质。若有吸入危险,用湿布盖住口鼻,可使呼吸道内的化学物质或磷化物不能进入,使呼吸道受到的损害程度降低。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初步急救处理能使伤害程度得到明显减轻,并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但对受害者的全面恢复及治疗却需要有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所以一旦完成了必要的初步急救处理,立即向医院或其他紧急医疗服务中心转移受害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转移过程中,要保证向接诊的医疗团队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事故背景资料和受害者的状况信息以及具体接触到的化学物质资料,从而使受伤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