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7 总第84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7 总第842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2期

发布时间:2024-06-27

科普

标题导航

“消炎药”真的是万能的吗?

发布时间:2024-06-27来源:《医师报》作者: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卫生院 朱丽娟  阅读: 9377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消炎药”是无所不能的,感冒了吃消炎药、发烧了吃消炎药、腰腿痛吃消炎药、肚子不舒服吃消炎药……“消炎药”几乎成了许多人常备的“万能药”,那么“消炎药”真的是万能的吗?

事实上,“消炎药”不仅不“万能”,而且滥用还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要想了解消炎药是否为“万能药物”,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消炎药”。

                                                                                    “消炎药”的概念

“消炎药”这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常被误用,实际上,人们常说的“消炎药”通常指的是能够对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的抗生素。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等,它们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来消除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然而,炎症也可能是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或其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对于这些情况,抗生素并不能发挥消炎作用,而是需要采用抗病毒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等其他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

                                                                             以下常见情况不能滥用“消炎药”

下面我们就根据老百姓口中常说的“消炎药”(抗菌药物),就日常生活中常常用错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服用“消炎药”(抗菌药物)要注意以下情况不能应用。

病毒性感冒 很多人感冒后都喜欢服用“消炎药”,认为这样可以减轻病情,预防病情发展。但是,有些感冒可能会由于滥用“消炎药”而耽误或者使病情迁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感冒、流感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是由于细菌引起。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抗生素不但不能改变感冒的病程和转归,使感冒症状好转,也不能预防病毒感冒引起的并发症。

感冒症状消失后咳嗽 我们常常在感冒症状好转或消失后,咳嗽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段很多人会认为加上“消炎药”,可以使咳嗽好转或者防止肺炎等发生,从而缩短病程,其实不然。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切勿给孩子滥用“消炎药”。

哮喘病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气道炎症。这种疾病与细菌性炎症大不相同,服用“消炎药”后一般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因而这种疾病应选用哮喘类药物。

慢性疼痛或炎症 如关节炎、肌肉拉伤等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并不恰当,应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对症药物。

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抗菌谱,即对不同种类的细菌有不同的抗菌效果,并不是所有抗生素都对所有细菌有效。因此,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抗生素能够覆盖所有感染类型。

                                                                                     正确使用消炎药的原则

明确诊断 在使用任何消炎药之前,首先应明确病因。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适用于缓解疼痛和非感染性炎症,而抗生素仅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未经诊断盲目使用“消炎药”可能导致治疗无效或滥用抗生素。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和用药频率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擅自停药,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正确剂量 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以减少副作用的风险。超过推荐剂量可能不仅无法增强疗效,反而会提高不良反应的风险。

避免滥用 仅在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性感冒、流感等非细菌性感染,抗生素无效且不应使用。

消炎药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态度是将其视为治疗的一个选项,而非万能的解决方案。滥用“消炎药”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而使治疗更加困难;或者引起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而危及患者生命。

科普6月27日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