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均属于临床常见病,可单独存在,也可相互关联,且患有其中一种疾病,另外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会相对升高。由于“三高”无法治愈,且易引起多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使“三高”人群的生活质量与寿命与常人无异,中医养生被广泛应用于“三高”人群中,以起到防治“三高”人群出现急、慢性并发症的作用。
什么是“三高”
高血压 高血压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现象。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将其分为1 级高血压、2 级高血压和3 级高血压。
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者是相对分泌不足, 或者是胰岛素利用障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高血脂 高脂血症俗称为高血脂,指的是血脂水平过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根据升高脂蛋白的种类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什么是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指的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项医事活动。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其萌芽大致可上溯至殷商时代,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有预防观,即未病先防、未老先养;整体观,即天人相应、形神兼具;平衡观,即调整阴阳、补偏救弊;辩证观,即动静有常、和谐适度。其目的在于提前预防疾病,以达到治未病的中医养生目的。
“三高”人群应如何中医养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加注重健康问题。随着社会压力的剧增,人们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其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三高”人群数量明显增多。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对中医养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中医养生可培养生机、预防疾病、颐养生命,与人们当前的需求相契合,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养生需求。中医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药膳、食膳、针灸、按摩、情志五大类,其中最具特色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养生方法当属药膳、针灸、按摩这三项。
药膳 药膳食疗将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相结合,在中医学、营养学、烹饪学等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利用烹调技术,将其制作成既具有药理作用,兼具美味的药膳。
针灸 针灸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治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针灸治疗作为中医的一项特色疗法, 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 使用毫针刺入相应的穴位,并使用不同的施针手法, 通过对其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经通络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发现, 针灸治疗可促进气血运行, 能够发挥出稀释、分解其神经炎性因子的作用。
按摩 中医按摩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经络和穴位,起到激发经络之气的作用,从而达到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理气疏郁、通络止痛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