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7 总第84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7 总第842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2期

科普

标题导航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与日常护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4-06-27来源:《医师报》作者:深圳大学总医院 潘惠玲  阅读: 5656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骨质疏松症,简单来说,就是骨头变得脆弱,容易骨折。这个病有原发的,也有继发的,去医院做个骨折筛查或骨密度测定就能知道。既然这病能诊断,能治,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预防和护理呢?

                                                                               骨质疏松是怎么得上的?

      年龄偏大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走向衰退,这其中也包括了骨骼系统。骨骼的代谢过程逐渐变得缓慢,骨形成的能力下降,而骨吸收的过程却增强,这直接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年龄偏大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诱因。

      性别因素 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减弱,雌激素水平随之下降,导致骨骼吸收增多、骨骼形成减少,引发骨量逐渐流失,因此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相应上升。尽管男性面临这一问题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在老年阶段,他们同样会遭遇相似的挑战。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症和遗传有很大关系。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病史,那么患病风险可能会高于一般人群。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科学饮食 维持骨骼健康,饮食均衡不可或缺。钙、磷、维生素D 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对于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饮食中要确保这些营养成分的充分摄入。牛奶、豆制品、鱼类、绿叶蔬菜等食品均富含钙质,是良好的钙源。此外,适量增加户外活动,让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增强钙的吸收。

      积极锻炼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骨骼的代谢和应力刺激,有助于促进骨形成和增加骨密度。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也有助于骨骼健康。

     定期检查 对于老年人、绝经后女性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骨折筛查和骨密度测定,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骨质疏松症的日常护理要点

      防止跌倒 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因跌倒而发生骨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整洁,避免摆放障碍物,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衣服,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适当补充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 等药物,以增加骨密度和减少骨折的风险。但需注意,药物补充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

      保持良好的心态 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因疼痛、行动不便等问题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寻求心理支持。同时,可以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康复活动等,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遵医嘱治疗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A-p007-N60082-1-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