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等高危婴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而后出现语言、认知、运动等发育障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数据显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25%~50% 都可能会发生认知行为缺陷。针对这些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什么是儿童发育迟缓
儿童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体格、运动、认知、交流、语言等各个方面的落后或异常情况,其发病率很高。包括生长迟缓、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认知发育迟缓等方面。
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体重基于同龄儿、同性别两个标准差或生长曲线在2 次下移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幼儿时期身高、体重的发育。如果发育迟缓得不到及时干预,儿童后期很可能会比较矮,身材也比较瘦,甚至可能会出现矮小症。
运动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的儿童,在俯、卧、抬头、坐、走、爬等运动方面,相对正常的同龄儿童都会比较慢。
语言发育迟缓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迟缓或理解能力迟缓。
精神发育迟缓 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患儿注意力、理解力、洞察力及抽象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干预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性
儿童期尤其是婴儿期,婴儿的体格、运动、认知、语言等各项能力迅速发展,会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和理解学习内容,进而提升学习效率;还可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良好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应对生活和学习。对于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进行干预非常重要:
缩小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通常来说,发育迟缓的孩子与同龄人会在语言表达、学习和社交等方面存在差距,进行干预可以帮助他们
缩小这种差距、更好地融入团体和学习环境中。
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 对于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学习内容。通过干预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思考和掌握知识。
提升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干预,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使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提升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如何对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干预发育迟缓的儿童通常都需要通过康复训练、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来进行干预治疗。
康复训练 ①运动训练:儿童发育迟缓可能与大脑发育异常、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比如走路、爬行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症状。②语言训练:儿童发育迟缓可能是大脑发育异常引起的,可能会出现吐字不清、发音不准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语言训练,比如说话、唱歌等。③智力训练:儿童发育迟缓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智力训练,比如搭积木、画画等,改善症状。
心理治疗 儿童发育迟缓可能是家长在生活中没有给予良好的引导,经常训斥孩子等,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建议家长多给予孩子陪伴和关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诉求,同时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以此来缓解孩子的情绪问题。
如果孩子的情况较为严重,已经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社会干预等,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针对儿童发育迟缓,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类药物来进行治疗。
①生长激素:主要用于因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生长迟缓,可以加速骨骼生长和身高增长。②性激素:主要用于因性激素缺乏引起的生长迟缓,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③甲状腺激素: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的生长迟缓,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此外,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平时也要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充足,还要适当运动,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