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龄逐渐增大,人的身体就会出现动脉壁硬化、血管适应性和弹性减弱的情况,同时,由于老年人心脏功能减弱,影响血压调整能力,所以老年人更容易得高血压。老年人一旦确诊高血压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应根据病情的特点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在服用降压药的
同时,护理措施也必不可少。
什么是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 岁以上的老人,在没有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时,血压会持续每天收缩压≥ 140mmHg 或舒张压≥ 90mmHg 达3 次
及以上,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伤害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类疾病既可以被视为一种消除了原发性或后续性高血压的整体性问题,又可能成为导致老年人患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以及主动脉瘤的重大危险因子。在老年高血压群体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
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和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对心血管系统、肾脏、大脑、视网膜等的破坏。
(1)长期高血压使血管承受的压力增高,血管壁会随之增厚或者破裂,从而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动脉堵塞或血管破裂。持续的高血压也会导致心脏压力负荷增加,从而诱发心肌缺血,以至于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2)高血压的持续刺激,诱发脑血管的病变,可导致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3)持续的高血压状况可导致肾脏动脉变得紧张
和变硬,降低血液循环,使得肾脏功能下降甚至衰弱。(4)当所有的动脉血压不断上升,并影响到眼部微型动脉时,会引发血液- 视
网膜的防护机制被打破、血液流失、血管中的有害物质溢出,从而引发如视网膜肿胀、出血、缺氧或是渗透性斑点等疾病,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发展为视网膜脱离。
老年人降血压的治疗方法
叮嘱并监督老年人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准时服药,不能随便中断或调整药品剂量。当出现药物反应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例如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常见药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可能带来下肢水肿、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老年人降血压的护理措施
定期监测血压 在发现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后,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多次进行血压测量。每次测量都需要固定在一侧的肢体上,通常选择右上臂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身体和肢体不能移动,这样可以降低测量误差。需要注意的是在剧烈运动之后测量的话,应该让患者充分休息30 min 以上再测量,而吸烟、饮酒之后尽量不要测量。
心理护理 许多老年人在患上高血压以后,可能感到极度的恐慌与忧郁,他们的精神状态也相当敏感,这种负面的情绪状态无益于血压的稳定管理。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他们的精神健康,增强对他们的高血压知识的普及,提供详细的讲解与安抚,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克服疾病的自信。
改变生活方式 ①调整体重。可以采取降低全身热量摄入并提升体能训练的策略来降低体重。②营养平衡。降低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增加高品质的蛋白质并增添富含钾和钙的食品。尽可能降低对盐和高盐度调料的摄入,避免食用所有盐腌制品。③注重休息和劳动的平衡,确保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的脑力活动和体力压力。适当运动,包括散步、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④戒烟戒酒。
合理用药 对于需要用药的老年人,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尤其是血压偏高不易控制的,更应该注意督促其合理用药,以免对心、脑、肾等多个脏器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