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全称是心房颤动,是一种心房活动紊乱病症,患者一般会出现多尿、心悸、乏力及胸闷等症状,甚至会引起脑卒中、血栓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治疗房颤是否一定需要做射频消融术呢?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是指心房舒张或收缩时失去以往正常的节律,引起小幅颤动,且快速无序,导致心房泵血功能丧失或恶化,从而引起心室率不齐。很多房颤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体检时发现,也有一些患者感觉心慌,但无其他不适症状。房颤症状的轻重程度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如果心室率较慢,就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心室率较快,可能出现胸痛、气短、头晕及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引起晕厥。
根据房颤持续时间或首次确诊时间将房颤进行分类,包括阵发性房颤、首诊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房颤类型不同,其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同,患者的生存及恢复情况也不同。
治疗房颤是否一定要做射频消融术?
房颤属于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房跳动频率通常可达350 次/min 以上。房颤会使心室率较快,再加上心脏射血频率减少,心房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后引起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脑等重要器官栓塞等。
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常用治疗房颤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介入性手术。它在心脏特定位置进行治疗,将射频电流释放,致使心内膜及其以下心肌坏死,使异常的心电起源点及传导束受到阻断,心律失常作用受到抑制。对于房颤症状较轻的患者来说,通常发作频率低,只在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发作,一般不需要做射频消融术,可以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包括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或者服用利伐沙班、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上述药物会进一步抑制房颤症状,减少发
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还可以减少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对于特殊类型的房颤患者来说,尤其是心室率缓慢的房颤患者,通常同时存在房室结及窦房结的病变,可以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就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无需做射频消融术。
对于房颤症状严重的患者来说,房颤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等,药物治疗往往不能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律,所以需要做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射频消融术可彻底破坏房颤患者的折返环,以达到彻底治愈房颤的目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可以有效避免长时间用药治疗导致的副作用,改善心脏射血频率,促进窦性心律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休息和饮食,也可以加快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一般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情反复发作,并且用于复律不成功的患者。症状轻者通常可通过服用药物进行复律,避免并发症发生,而对于症状重者,需要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或抗凝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