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7 总第84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7 总第842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2期

发布时间:2024-06-27

科普

标题导航

三伏贴防治支气管哮喘

发布时间:2024-06-27来源:《医师报》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盛家刚 王振伟 季思勤  阅读: 6513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哮喘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3 亿哮喘患者,在我国约有4570 万患者,并且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医认为,哮喘多由外感寒邪触动体内伏痰而发生,伏痰是藏于人体之内的痰邪,如若痰邪不去,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都可诱发哮喘,痰邪阻于气道气流受限因而哮喘发作时患者哮鸣有声、呼吸困难,同时痰邪的产生以及哮喘的发病又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三伏贴治疗哮喘的中医思想

不论是稳定期还是急性发作期,西医在对哮喘的治疗中因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良好,故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其所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忽视。而中医的辅助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频次并更快地帮助西药及早减量使用。

三伏贴疗法作为冬病夏治的疗法之一,汇集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理论,根据中医“内病外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基础,利用天然中药刺激特定穴位(哮喘治疗常用穴位有天突、大椎、肺俞等),促使药物循经传导,由体表内达脏腑发挥药效,从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人体阴阳,祛除体内痰邪、寒邪等病邪,恢复肺、脾、肾三脏正常运作。

                                                                              三伏贴治疗哮喘的功效及原理

三伏贴其对于哮喘的功效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养阳气、治未病。阳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及免疫机能抗病能力下降。三伏贴多选用温热药性的中药,借助“天时”——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从而提升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哮喘在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寒冬季节频繁发作。其二是三伏贴可以起到化痰邪、去寒气的功效,前文已提到中医认为哮喘的病根在于体内深藏的伏痰,临床上治疗哮喘常用的三伏贴基础方一般会选择传承了数百年的清代《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涂法,该方可温肺散寒、温化痰饮,从源头上消除哮喘的病根所在。

                                                                                  三伏贴的治疗优势

三伏贴具有以下优势:副作用少,药物经皮肤吸收,肝肾代谢负担较小;老少皆宜,易于接受;操作简便,药物放置于特定穴位,无需破皮等创伤性操作;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同时三伏贴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同样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可应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征、以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

                                                                            三伏贴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穴位敷贴后,局部皮肤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正常刺激,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该注意保持局部干燥,切勿搔抓局部,也不要涂抹洗浴用品或药物等。敷贴疗程中忌食海鲜及辛辣燥热食物,忌食生冷,同时不抽烟不喝酒。敷贴后避免直接进入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易寒气入里,同时避免短时间内立即洗澡或冷水冲洗敷贴部位,以免影响疗效。

                                                                               哪些患者不宜行三伏贴治疗

如有发热、局部溃疡及皮肤过敏者、皮肤破损者、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对敷贴药物过敏、妊娠状态等情况,不适宜进行三伏贴的治疗。起搏器安装术后患者可进行穴位敷贴治疗,但不宜进行离子导入治疗。具体情况建议哮喘患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经专业中医医师辨证论治。

科普6月27日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