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是一种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可杀伤癌细胞,但同时也会使人体正常的细胞受到伤害。肺癌化疗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恶心、腹胀及腹泻等肠道反应,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了解肺穴位贴敷与按摩相关知识与使用方法,有利于缓解化疗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肺癌的化疗
肺癌化疗又称为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是指通过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浸润、增殖及转移,最终将癌细胞杀灭。该治疗方法与放疗、手术一起,为治疗癌症的3 大手段,属于全身性治疗手段。
肺癌化疗期间需注意疗程间的间隔,因为化疗药物的毒性常常会延续到几周之后,所以需从开始化疗那天起,每隔4~6 w 再次进行化疗,待药物毒性反应完全消失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疗程;肺癌化疗通常情况下达不到治愈的效果,因此需在化疗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配合放疗或手术进行治疗,这样有利于加强肿瘤区域或局部性控制。化疗时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确定化疗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疗效及反应来加大疗程次数,以尽可能达到完全缓解。
穴位敷贴与按摩
穴位敷贴是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是以将经络学作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制成细细的粉末,再把粉末和水、蛋清、酒及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黄醋及凝固状的油脂等制成丸剂、软膏等,或是将汤剂熬制成药膏,或直接将粉末放于药膏上,最后贴敷于穴位及患处。其优点在于用药安全,穴位敷贴不需通过胃肠给药,不会给胃肠造成任何不良反应;穴位敷贴都是用简单的药物制成的,易学易用;穴位敷贴中的药材几乎都是常见的中药材,且价格低廉,用量很少,只有极少数为名贵药材;穴位敷贴无创无痛,且效果显著。
按摩穴位是将经络腧穴作为基础,以按摩的方法来防病治病。其手法渗透力强, 有利于缓解疲劳、放松肌肉、疏通经络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因此穴位敷贴与按摩无创安全,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穴位贴敷与按摩可缓解
肺癌化疗患者呕吐症状
中医学认为肺癌化疗药物会损伤人体气血,以致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因而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肺癌化疗患者气逆于上及胃失和降,进而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因此,在肺癌患者化疗治疗期间需注重行气活血和疏肝和胃,将穴位贴敷与按摩用于缓解肺癌化疗患者呕吐症状。
中医学指出穴位是人体气血输注及脏腑经络的重要部位,能够起到通筋脉及调气血的作用,实现调和脏腑及阴阳平衡功能,实现对疾病的控制及预防。通过贴敷方式直接作用于局部,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能够强化治疗效果。中药敷贴是结合中药和穴位经络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通过皮肤渗透的作用,将药的气息透过皮肤到达穴位经络气脉,从而发挥出药物归经理顺的功效,这种给药方法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成分很少,同时也不需要经过消化道吸收转运,避免药物被肝脏破坏,致使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减少。其常用药物有半夏、黄芩、干姜、党参、黄连、甘草、大枣,按其比例将所用中药研磨成细粉,再加入少许白酒调成糊状,装于容器内。患者每次使用时可取适量药膏涂抹在医用胶布上,然后贴于中脘、内关、脾俞、胃俞与足三里处。内关穴具有安神宁心、宽胸理气及和中降逆等功效。足三里穴具有降逆止呕及燥化脾湿的疗效。穴下为腹壁薄弱区域,包括皮肤、壁腹膜及结缔组织,是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因此可通过经络沟通五脏六腑和上下内外诸经,有利于疏通经络,恢复消化道正常、调理脏腑及气血功能的作用。穴位按摩是通过对相应穴位的手法刺激,对经络起到间接作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保持经络畅通。在神经传导作用下,可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可缓解化疗引起的不良消化道反应。由此可见,穴位贴敷与按摩对肺癌化疗患者呕吐症状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