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0 总第84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0 总第841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1期

发布时间:2024-06-20

科普

标题导航

六问暴发性心肌炎

发布时间:2024-06-20来源:《医师报》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孙宝妮 裴红红  阅读: 7426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小雪从小就是个学霸,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今年高三了,街坊邻里都说小雪是个好苗子,考上好大学光宗耀祖,父母对她也寄予厚望。一天早上,小雪感头晕、乏力,测量了体温,有点低烧,觉得可能是受凉感冒了,就没在意,吃了些感冒药。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小雪不敢松懈,夜以继日的学习,就为这最后的冲刺。可是吃了4 天感冒药,小雪不但没好,反而出现了咳嗽、胸闷、心慌,急诊检查,医生说考虑暴发性心肌炎,当场给父母下了病危通知单。那什么是暴发性心肌炎?真的有这么严重吗?今天就带你了解暴发性心肌炎,这个隐匿的“杀手”。

     暴发性心肌炎是什么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心肌疾病,是心肌急性弥漫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群体以青壮年为主,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死亡风险极高。目前认为,暴发性心肌炎导致心功能损伤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调节失衡,出现过度免疫激活和炎症风暴形成。

     暴发性心肌炎的症状 发病初期通常无特异表现,类似普通感冒,发热、咳嗽、乏力等,一般持续3~5 d,常常被忽视。心肌受损时可伴有头昏、心慌、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部分可有胸痛、晕厥。心源性休克时,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皮肤湿冷、皮肤花斑等。

     暴发性心肌炎的诱因 病毒感染是暴发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始动因素,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组织,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同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此外,非感染因素,如食物或药物过敏、自身免疫疾病、药物毒性(尤其是抗肿瘤药物)等也可诱发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 急性起病,伴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或腹泻等,或有胸闷、气促,继而迅速出现低血压或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抽血化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应疑诊为暴发性心肌炎。心脏彩超提示弥漫性室壁运动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在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和应激性心肌病后,可临床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学分析是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

     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虽然早期死亡率高,但是一旦度过危险期,长期预后大多较好。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是治疗的中心环节。暴发性心肌炎时,心肌出现泵功能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全身血液和氧供应严重障碍,一旦有条件立刻采用机械循环支持。机械循环支持措施包括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其他心脏辅助装置,积极进行呼吸机治疗。此外,暴发性心肌炎时由于过度免疫激活和炎症风暴导致心肌严重损伤,采取足够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足够剂量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调

节治疗,能够减轻炎症水肿、缓解临床症状、挽救生命和改善预后。

     暴发性心肌炎的预防措施 暴发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接种流感疫苗,平时注意预防感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均衡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讲了这么多,你是否认识了这个隐匿的“杀手”,虽然她很冷酷,但是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预后大多较好。由于该病起初症状不特异,往往会被忽视,在这里再次提醒大家,勿以病小而不顾,小感冒也能酿成大祸患。

科普6月20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