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0 总第84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0 总第841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1期

发布时间:2024-06-20

科普

标题导航

老年人骨折恢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6-20来源:《医师报》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彭小伟  阅读: 7813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骨折是外科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例如摔倒、车祸、被压等因素。那么,在骨折之后如何快速恢复呢?骨折患者中有一类特殊人群,即老年人。

这一群体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机体对蛋白质、钙质的吸收较差,骨折后恢复期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本文将带大家来了解。

                                                                                    骨折后如何快速恢复?

治疗 在骨折后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依照医嘱进行,如需服药的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根据医嘱更换夹板等。

营养 在骨折恢复过程中,营养供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快速恢复的关键。患者通常需要补充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抗氧化剂等营养。蛋白质是骨骼和肌肉的组成部分,有助于骨折和肌肉的恢复,患者应多食用瘦肉、鸡蛋、豆制品等。钙质和维生素D 是骨骼所必需的物质,钙质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而维生素D 则促进钙质的吸收利用。多食用富含这两种营养物质的食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康复。钙质可以通过奶制品、蔬菜、虾皮、苋菜、小油菜、坚果等摄入,而晒太阳以及猪肝、鸡肝、羊肝、樱桃、芥蓝、菜花、凤尾鱼、黄花鱼等均可提供维生素D。

康复训练 在骨折后,康复训练是必需的,其目的是尽可能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提升恢复速度,改善预后。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康复训练师会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年龄、严重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其次需要依据渐进性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让预后更差。康复训练师会逐步提升训练的强度,开始时需特别注意对受伤部位的保护,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训练初期,强度通常较小,根据患者的恢复速度逐步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同时注重对受伤部位的保护。

                                                                            骨折后老年人恢复注意事项有哪些?

避免深静脉血栓 鼓励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通过健侧辅助进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凝结。此外,还可应用弹力袜,提高下肢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可能。

皮肤护理 为防止褥疮,需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和干燥,床铺要干净整洁,大小便污染后应及时更换床单、衣物。避免局部位置长期受压,每隔2h 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对于骨骼突出的部位,可以使用减压贴预防压疮。

预防肺部感染 如果老年人骨折治疗后能够下地活动,应尽早下地活动。因病情不能下地者,鼓励其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如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等,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化痰药物治疗。

泌尿系统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如果出现尿频、尿急现象,可能是泌尿系感染。此时应多喝水,服用一些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生活起居规律,尽量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食物。

骨折后,为了更快地恢复,应谨遵医嘱,并依医生建议开展康复训练。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方案,定期复查和调整方案,日常饮食注重营养补充,有助于恢复。对于老年人来说,需注意对其进行器械使用管理及并发症预防,以提升恢复速度。

科普6月20日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