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0 总第84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0 总第841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1期

发布时间:2024-06-20

科普

标题导航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6-20来源:《医师报》作者: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梁丽英  阅读: 5047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视力下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它帮助了无数患者重获光明。术后的护理更是关键,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那么,白内障术后护理,你做对了吗?

     眼部护理 术后眼睛贴遮盖,保持原样,第二天检查时打开。白内障病人手术切口约三至四周愈合(糖尿病患者愈合时间会延长),术后要做好伤口护理措施,避免伤口接触水或其他液体,以免出现伤口感染或发炎等异常情况。手术后,眼部可能会有异物感或轻度疼痛,但患者应避免揉眼,以免损伤眼部组织。术后要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用不洁物品擦拭眼睛,以防感染。洗脸时要注意避免水进入眼睛,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眼部周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清洁剂。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用眼,如看书、看电视、使用电脑等,以免眼睛疲劳,影响视力恢复。适当休息有助于眼部恢复。可以采取闭眼休息或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干涩。强烈的阳光可能会对眼部产生刺激,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如需外出,可佩戴墨镜进行保护。

     体位护理 白内障病人术后应采取合适的体位,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正确的体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半卧位有利于减少眼部充血和肿胀,同时有助于引流眼泪。但长时间保持此体位可能导致不适,可适时改变体位,但应避免动作过于剧烈。

     仰卧位有助于保持眼部稳定,减少眼部运动引起的疼痛。但可能增加眼部压力,不利于引流。

     术后用药 术后的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感染、控制眼压、促进伤口愈合。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眼药水、降眼压药物、抗炎药等。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指导,患者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一般来说术后的用药时间是两到四周,用药频率逐周递减。对于手术中或者是术后炎症反应比较重的患者,在用药频率以及用药时间上可以适当的延长。

     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术后,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适当吃一些小米粥、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还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A 等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核桃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眼部组织修复和再生。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减少对病情的刺激。

    便秘可导致眼压升高。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建议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瓜果和蔬菜,并且适当增加粗纤维摄入。

    失眠会导致眼压升高,应保持良好睡眠。

    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眼部压力增加,不利于术后恢复。患者应避免跑步、跳跃等高强度的运动。

    吸烟和饮酒可能会对眼部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患者应尽量避免。

    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确保眼部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一般来说复查的时间是术后一天、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复查的内容包括视力、眼压和裂隙等。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每次复查的时候也要进行眼底的检查。

    白内障术后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注意眼部休息、清洁与保护,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眼部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希望每位白内障患者都能重视术后护理,做到正确、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眼睛。

科普6月20日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