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0 总第84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0 总第841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1期

发布时间:2024-06-20

科普

标题导航

聊聊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4-06-20来源:《医师报》作者: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祁芳霞  阅读: 6556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反反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了解多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

      腰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是由中央部髓核和周围部纤维环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下降,髓核弹性减弱,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髓核突出,从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老年人。

      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伏案工作、弯腰劳动、劳累等,再加上像跷二郎腿、驼背等不正确的坐姿,长期反复刺激和压迫腰椎间盘,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常见于司机、教师、外科医生等。

      先天性发育异常 由于腰椎发育异常,腰椎承受了异常应力,使整个脊柱不稳定,从而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常见于青少年。

      外伤 可能是外力撞击、摔倒后,导致椎间盘损伤,从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

      妊娠 妊娠期间,腰椎的整个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加大了腰骶部承受的应力,椎间盘突出的风险也就增加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痛 腰部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症状,往往是首发症状。受凉、劳累、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等会加重疼痛,休息后可缓解。

      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下肢放射痛,起初是臀部疼痛,逐渐蔓延到大腿、小腿、足部。

      下肢疼痛麻木 下肢疼痛时间长了,渐渐开始出现感觉异常,比如麻木、怕凉、沉重感。

       间歇性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行走困难。当刚开始走路或者走了一段路后就会出现腰腿疼痛,无法行走,但蹲下或者休息后疼痛缓解或者消失,仍继续行走,疼痛再次出现,周而复始,交替出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以局部阿是穴和足太阳经穴为主,常用穴位为阿是穴、夹脊穴、环跳、委中、承山等。针刺能够舒筋通络,活血止痛,艾条灸局部可以温经散寒,从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是以按压肾俞、大肠俞、殷门、昆仑等穴位等手法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骨盆牵引,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减轻症状;用腰部斜扳和旋转复位手法,调整关节紊乱,松解粘连。

     习练中国传统运动功法 例如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等。经常训练,可以调和阴阳,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其他疗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针灸、推拿、传统运动功法外,还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热敷、红外线、微波等,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经以上治疗方法治疗后,症状完全不能减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相较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更易患者接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怎么预防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

      避免久坐久站 就是坐上30 min 左右要起来站一会,走一走,坐、走、站要交替。比如伏案工作者,坐上30 min 左右可以起来走一走,接杯水。

     正确坐姿 选择合适的坐具,注意桌、椅的高度。比如当坐到椅子上时,双脚要平放于地面,保持背部直立,大腿和小腿之间保持90 度,肩部自然下沉,不要外撇或内扣。

     注意保暖 特别是腰部保暖,避免受凉,冬天填加衣物,不能要风度不要温度;夏天不能贪凉,空调温度不要过低,避免直吹。

     搬重物时要量力而行 避免搬过重物品。搬重物时姿势要正确,即要屈髋屈膝缓慢蹲下,做好准备后双手搬起物品。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该怎么做才能减轻症状,防止复发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动静结合。

     急性期要静,绝对卧床休息1~2 周,仰卧或侧卧皆可,以舒适为度。减少腰部活动。床不能太软,最好睡硬板床。上下床姿势要正确,特别是下床姿势。下床时俯卧位,双上肢撑床,将重心慢慢的转移到床边,然后再下床。

     缓解期要动,加强腰背肌力量训练。适度适量,循序渐进。常见的锻炼腰背部肌肉的方法如下:

    飞燕式 就是模拟燕子飞行姿势,趴在床上,去枕,手背后,双腿并拢,腰部用力,同时将头胸部和双腿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3~5 s,放下,再重复。动作要缓慢,不能过急、过猛、过快。一般每次锻炼 20 ~ 50 次,每天一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加量。当然了,如果锻炼完后,出现腰部疼痛、发僵等不适,应该适当减量或者直接停止锻炼。飞燕式锻炼腰背部肌肉。

      拱桥式 去枕, 仰卧在床上,双腿弯曲,双脚平放床上,以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为支撑,使腹部及臀部向上弓起,保持平衡,维持3~5 s,放松腰部,放下臀部休息3~5 s 为一次,10 次为一组,每日做1~2 组。

     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法:俯卧,双肘弯曲支撑于地面,肩膀和肘关节与地面垂直,双脚并拢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使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都在同一平面上,注意腰部不要向下沉,臀部不要向上顶,呼吸均匀。坚持30 s 放下,再起,每天做5 组,根据身体实际情况增减。

     其他方法 如倒行、游泳。倒行要在开阔平坦的地方,缓慢后腿行走,要注意路面情况,防止跌倒。游泳时,水中有一定的浮力,可以使腰椎处于伸展状态,使腰部、背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科普6月20日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