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是专为病情严重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儿设立的医疗场所。在PICU 收住的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或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极为常见,时常对孩子的生命构成威胁。本文旨在普及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及其相关知识,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支气管肺炎(伴呼吸衰竭)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初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喉内有痰,部分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呼吸费力,从而导致呼吸衰竭。治疗支气管肺炎时,首先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注意监测患儿心率、呼吸、氧合等。对于呼吸衰竭的患儿,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等处理,延误病情可能危及生命。
大叶性肺炎(伴胸腔积液)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引起的急性肺实质炎症,好发于冬春季节,常伴有胸腔积液。治疗大叶性肺炎需积极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肺部实变明显,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对于伴有胸腔积液的患儿,积液量大时,常伴有呼吸困难,需要进行胸腔穿刺引流等处理。同时治疗期间要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包括充足的热量、营养、蛋白的摄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急性喉炎(伴喉梗阻)
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于傍晚或夜间起病,初起咳嗽、声嘶,咳嗽呈犬吠样,病情进展快,常常在数小时内出现不同程度喉梗阻、伴患儿烦躁不安,严重者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昏迷、休克等;治疗方面,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积极给予超声雾化、减轻气道炎症及水肿,病情较重者需静脉激素治疗,对于严重的喉梗阻,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处理。由于该病起病急、进展快,故早诊断、早治疗极为关键。
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持续状态是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的一种表现,表现为持续的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处理哮喘持续状态时,首先要进行氧疗,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其次补液和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线药物,应尽早使用。此外,还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镇静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倡导哮喘患儿平素规律治疗及随诊,避免或减少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儿童重症监护室常见的极危重症之一,是由肺内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治疗ARDS 时要:治疗原发病和危险因素,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调整合适的呼吸机参数,保持一定的吸入压、潮气量、PEEP,必要时反比通气;控制液体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预防并发症。ARDS 有时起病隐匿,急性期病情进展迅猛,需引起家长及医护人员的高度警惕。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系统疾病(或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所占比例较多,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高度警惕和防范。一旦患儿出现咳嗽无力或咳嗽剧烈,持续发热、精神差、气促、气喘进行性加重或声嘶、呼吸困难、呼吸费力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