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20 总第84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20 总第841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1期

发布时间:2024-06-20

科普

标题导航

中西医结合治支气管哮喘

发布时间:2024-06-20来源:《医师报》作者:揭阳市慈云医院 林锦敏  阅读: 7413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支气管哮喘简称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清晨、夜间加重。多数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均可缓解。目前临床总结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包括宿主原因、环境原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是简单的中医加上西医,而是在中西医对支气管哮喘认识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并探究联合治疗方案,从而充分发挥药物优势,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例如众所周知,西药治疗的见效速度快,但是西药长期服用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中医药虽然见效速度慢,但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更高,并且可以增强体质,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因此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不同阶段的哮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不同。

    急性发作期 急性发作期是指哮喘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常由于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引起,例如哮喘患者着凉后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应该是感冒引起的急性发作。

   在急性发作期,需要根据哮喘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药物,轻度哮喘患者可以使用吸入性β2 受体激动剂,对于用药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加入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干预,同时辨证分型,按照辨证施治原则,采取不同的中医药物治疗,例如对于寒气凝滞证,我们可以采用散寒平喘的治疗原则,使用中医经典方或者是使用中成药治疗,例如可以使用射干麻黄汤治疗。中度哮喘患者,可以采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加入茶碱类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加入吸氧干预;在联合中药治疗时,需要遵循辨证施治原则,例如对于肺热证患者,可以采用清热宣肺治疗原则;对于痰热壅盛证患者,则应该采取清热化痰治疗原则。对于重度甚至是危重症哮喘患者,西药治疗方面可以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滴注茶碱类药物,并给予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等干预措施,合并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在中医联合治疗中,除了辨证论治外,还需要采取益气补肺的治疗原则,可以使用生脉散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较多,除了常规的口服用药之外,还可以采取中药外敷、穴位按摩等方式。中药外敷主要是将药物碾磨成粉后调

成糊状,敷贴于穴位,从而疏通经络气血,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中药外敷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造成的负担,从而提高患者对于中药治疗的依从性。穴位按摩也是中医中的常用治疗方法,相比于用药治疗来说,穴位按摩具有无创、经济实惠的优势,需要根据患者的证型辨证选穴,加入一些肺病的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缓解期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需要使用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控制,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加入缓释茶碱片、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治疗。

     在此阶段中的中医联合治疗,需要考虑到寒热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例如热哮日久转为寒哮,因此需要采取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例如补脾益气法、肺肾双补法等方法。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痰瘀互结、肺气上扰引起,因此在缓解期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从而达到通畅气血运行,控制哮喘发作的效果;对于肾虚证患者,可以采取补肾疗法,从而改善肺肾两虚引起的哮喘发作。总体来说,哮喘的病程长,在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同时要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科普6月20日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