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在呼吸道疾病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以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气道不同程度的可逆性阻塞是本病的特点,而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因此哮喘患者掌握正确的哮喘防治知识尤为重要。
哮喘患者的日常管理
大多数哮喘患者常常忽视了环境中的微小刺激物,恰恰是这些微小刺激物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关键,这就直接使患者哮喘发作。因此,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尤为重要。哮喘患者因疾病的原因,导致他们的气道过于敏感,尤其是对温度的变化,因此,哮喘患者在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以免冷空气进入患者的气道而诱发支气管痉挛。
如果哮喘患者所居住的空间存在布艺沙发,最好将其更换为皮质沙发,以免织物纤维中的灰尘和螨虫排泄物刺激气道。
部分哮喘患者若没有明确的宠物过敏史,但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宠物的皮毛以及唾液,以防诱发哮喘发作。如果患者家里饲养宠物,需要定期使用除螨设备,并且需要增加对居家环境的清洁,以降低哮喘发作次数。
哮喘患者因疾病而出现社交活动羞耻,致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剧增,从而加剧了患者病情。因此,哮喘患者需要避免前往密闭、多烟雾的场所(如酒吧、KTV),并且可以适度进行户外徒步、游泳等低刺激运动,以减少疾病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烟草烟雾中含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颗粒物等,均会对其起到产生刺激,从而诱发炎症反应和支气管痉挛。因此,哮喘患者必须严格避免一切形式的烟草暴露,无论是主动吸烟、吸入二手烟,还是接触残留在衣物、家具表面的三手烟。
哮喘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无家族史则不会患病
虽然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约有 50% 的哮喘患者并无明确家族史。因此,无哮喘家族史人们患上哮喘风险也较高。文献报道指出,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气候因素均可独立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上述情况,从而降低哮喘发病率。
误区二:哮喘必然伴随喘息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哮喘常被等同于“喘息性疾病”,然而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典型表现为持续性干咳,而胸闷型哮喘甚至仅以胸部压迫感为唯一症状。因此人们一旦出现临床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进展为典型哮喘并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损伤。
误区三:儿童哮喘可自愈
部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儿童青春期后哮喘会自然缓解,虽然20%~30% 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随着生长得到暂时缓解。
误区四:运动必然诱发发作
虽然,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诱发哮喘症状,但是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太极)反而能改善肺功能,从而降低哮喘发作次数。 总之,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虽然目前临床上尚无法根治,但患者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完全可以实现良好的疾病控制。此外,哮喘患者需要纠正“无喘息就不是哮喘”“儿童哮喘可自愈”等错误认知,尤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