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王丽娜)7 月 23 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赵毅 /戴伦治团队发表突破性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纵向队列分析比较了健康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 高风险人群和RA 患者的血浆蛋白谱特征,鉴定出一批与疾病进展、疾病活动度以及 ACPA 水平密切相关的关键蛋白标志物,建立血浆蛋白标志物预测模型,实现 RA 的早期风险预警及治疗前药物疗效预判。这一发现将显著提升我国 RA 的精准诊疗水平。(Nat Comm.7 月23 日在线版)
RA 作为致残率最高的自身免疫病之一,我国患者超500 万, 传 统 治 疗 药 物 甲 氨蝶 呤 联 合 疗 法(MTX+LEF/HCQ)30%~60% 患者应答不佳。赵毅团队将 278 例 RA 患者、60 例高风险人群及 99 例健康对照纳入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出 996 个关键血浆蛋白,揭示 RA 发病前已存在免疫激活特征:高风险人群的补体成分提前消耗,而脂质代谢蛋白 APOE 等驱动发病后炎症暴发。
更关键的是,团队发现疾病活动度存在三大“临界点”(DAS28-CRP 值 3.1、3.8、5.0),分别触发补体激活、炎症增强和氧化应激,为 RA 干预时机选择提供了明确窗口。
研究最大临床价值在于 治 疗 预 测 模 型 的 构 建。针对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MTX+LEF) 或 羟 氯喹(MTX+HCQ) 方 案,团 队 基 于 LASSO 算 法 筛 选特 征 蛋 白, 开 发 出 疗 效 预测 工 具。 模 型 在 训 练 集 和独 立 验 证 集 中 表 现 优 异:MTX+LEF 方 案 的 AUC 达0.96/0.90,MTX+HCQ 方 案达 0.92/0.86,远超现有预测手段。
机 制 研 究 进 一 步 揭 示,MTX+LEF 响应者依赖视黄醇代谢激活,而 MTX+HCQ 响应者则通过抑制补体通路起效,为个体化选药提供了生物学依据。这意味着未来医生可通过一管血预判患者对常用药物的反应,避免无效治疗。该成果将推动 RA 诊疗从“试药模式”向“精准靶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