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一种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发生坏死或软化形成梗死的一种脑血管病。作为一种发病急、危害大的疾病,其康复过程离不开科学细致的照护,这种疾病可以引起各种症状,如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脑梗的康复管理至关重要。脑梗死的康复管理包括多个方面。
康复训练
关节按摩 可以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进行活动训练,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关节等,每一关节都要进行 5~10 次屈伸、旋转等活动,要注意力度要轻,以免因过度用力而导致受伤,避免出现四肢的畸形。
行走训练 起步时步幅均匀,先抬一足跟部,重心平稳转移,再让另一足跟落地,避免跨步过大;初期可由家属搀扶,逐步过渡到患者扶墙行走。
精细动作训练 双手交替拍球(每次10 min)、编织毛衣、捡豆子等,锻炼手部协调能力;每日练习 3 次,每次 15 分钟。
饮食护理
脑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可以选择鱼类、虾、瘦肉、鸡蛋、豆类等;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大米、面条、馒头、玉米、麦片等;尽量不要吃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品。平时要注意少盐、少糖、少油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平时可以多吃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燕麦等蔬菜及全谷物等,保证大便畅通,防止便秘。
日常生活护理
要有规律的休息,要让患者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保证足够的睡眠。早上可以做一些运动和恢复锻炼,在下午可以让病人多做些放松的运动,比如听音乐、看书等。病室内环境整洁、安全,地面应尽量干爽,不能有任何阻碍,以免病人跌倒。为便于患者活动,可在病床旁及厕所等处加装扶手。患者使用的餐具、水杯等应放置在便于接触的位置,以防止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跌倒。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防止患者被烫伤和触电等意外。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帮助其完成穿衣、洗漱、吃饭、如厕等基本生活需求。在护理中应注重对患者的个人意志及个人隐私的保护。
心理护理
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重点留意焦虑、抑郁、烦躁、悲观等异常情绪表现,同步关注行为模式的改变;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定期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其诉求,及时了解其需求与顾虑,并给予关怀和安抚;通过通俗易懂的科普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案,增强治疗信心与配合度。鼓励患者参与社区康复活动、病友联谊会等适宜的社交互动,促进与家人、朋友、病友的多维沟通,切实感受社会支持。注重照护者心理调适,家属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提供实质性帮助和情感陪伴给予支持。特别注意避免在患者面前流露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小结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及病人多方参与。通过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可以使病人的生理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从而改善其生存品质,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