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5-07-31 总第89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5-07-31 总第895期
返回上层

总第895期

新闻

标题导航

得分最高 医患关系中信任尊重是人文关怀最重要因素

发布时间:2025-07-31来源:《医师报》作者:融媒体记者 欣闻  阅读: 9427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欣闻)中国医院人文建设迈入系统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近日,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医院人文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导的《全国人文医院建设基线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这份国内首部系统性人文医院建设调查报告,覆盖全国 14860 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人文建设状况进行了全面“体检”。

    人文医院建设一直存在医院管理者日渐重视,但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认同度不高,主动性较差的窘境。为了解一线真实想法,本次调查化繁为简,将医院人文建设浓缩为 4 个维度,邀请一线医护人员访谈。

    调查显示,全体受访者普遍认为人文建设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年龄组的重视重点存在明显差异。人文空间环境维度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20~39 岁群体为最高(4.75),60 岁以上群体最低(4.41),说明年轻医护群体对空间美感、私密性、导视设计等因素更敏感,而年长者评价更保守,或关注点不在此维度。调查显示,不同就职机构的受访者对医院人文建设各指标重要性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一级医院更加强调“人文价值理念”的根本性地位(4.82),而三级医院则在“人文服务流程”与“人文空间环境”等细节性维度表现出均衡关注。在对人文关怀重要性因素的排序中,“医患关系中的信任与尊重”得分最高为 4.74,其次是“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关怀与职业支持机制”,得分为 4.61。

    在调查访谈中,医护人员普遍反映,面对繁忙、高压的工作,最需要的是“领导支持”“休假”“心理疏导”“情绪认同”“合理考核”“去行政化负担”等,说明人文服务不应只是对患者的责任,也应考虑对医务人员的情感补偿机制。多数受访者支持标准化,主张从“患者满意度”“医护共情能力”“情绪劳动质量”等多维度设定指标,既不过于技术化,也不能抽象空洞,要具备可触及的人文关怀,让医护人员能够感知到人文建设的益处,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医护人员主动开展人文服务、提升人文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A2行业新闻 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