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7 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部在逸夫楼 209 报告厅举行“组团式”援藏先进个人表彰暨第十一批援藏医疗队员欢送会。
从 2015 年起,整整 10 年。每年 7 月,北大医学的旗帜都如约在高原上飘起。10 年来,211 位援藏医疗人才和 4 名援藏干部,以北大医学的“厚道”精神、精湛医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在雪域高原奋力谱写医疗新篇章,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北大医学人的贡献。《医师报》将以系列报道,回顾“北医援藏这十年”。
见证十年变化2024 年,第十批援藏队员、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袁家佳副主任医师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巧的是,十年前,首批援藏队员里,就有和袁家佳同一个科室的医生——主治医师彭智。
10 年前,拉萨市人民医院还是“二甲”,也没有专门的肿瘤科。援藏期间和之后的时间里,彭智深度参与了医院“创三甲”和设立肿瘤科这两项工作,如今,他们的努力已经开花结果——2018 年,拉萨市人民医院成为西藏自治区首家地市级“三甲”综合医院,并于 2023 年设立了肿瘤科。同时,彭智还将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理念带了过去,开创了区域肿瘤综合治疗新模式。
拉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次央大夫是八年前到医院工作的。她说:“我来时,MDT 已经常规化了,同时,我们也有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药品也比较齐全了。综合治疗给患者带来了更多获益,更多患者得到了更为个体化的治疗。”
“我的学生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第四批援藏队员、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吕萌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带教实习生的时候,发现西藏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普遍临床知识比较欠缺。“他们毕业后要服务西藏的基层医疗,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基层医疗水平,所以我主动申请给孩子们上课”。援藏的一年时间里,吕萌承担了藏大医学院临床、全科本科生两个班级共80 位同学的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
吕萌也将北大医学的“翻转课堂”带到了西藏。一开始,学生们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方式,随着吕萌风趣幽默的启发式提问,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变得十分活跃。
2019 年,吕萌负责授课的教学实验室学生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时,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表达对党中央的感激,总书记给予回信鼓励,勉励他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我给他们种下了一颗种子,让他们有理想和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西藏的老百姓过得更好,活得更健康、更有尊严。”
如今,这些学生已经顺利走上了西藏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第一线。“他们见过了北京的繁华,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藏区最需要他们的工作岗位上,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被他们知行合一地落实在了行动上。”吕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