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以前沿科技为引擎,驱动从“疾病治疗”向“源头防控”的战略转型,为守护国人“头等大事”擘画新蓝图。7 月 20 日,以“科技创新助力精准脑健康管理”为主题,由国家卫健委指导,中华医学会、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 2025 年脑健康大会在北京举办。
大会紧扣 2025 世界脑健康日主题“全生命周期的脑健康”,围绕脑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从儿童脑健康、心理与精神、认知障碍、前沿科技及临床转化、脑健康相关政策等多个方面的融合,加快构建脑健康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助力提升我国脑疾病诊疗与防控的整体水平。
开幕致辞
守护“一老一小”脑健康 科技引领源头防控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脑健康行动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致欢迎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技术总师陈竺教授指出,自 2022 年7 月 22 日世界脑健康日中国脑健康行动正式启动以来,我们围绕脑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脑健康知识传播、危险因素干预、精神心理评估、认知风险预测与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尤其是关注脑健康行动生态的打造,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从儿童青少年心理、情感障碍、抑郁等精神心理疾患,到卒中、老年期痴呆等神经精神疾病,深入基层社区应用数智技术开展早期筛查、早期干预、科普义诊,同时开展脑健康中心试点、专业人员能力提升、阿尔茨海默等相关疾病的精准防诊治生态建设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讲话中陈竺总师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从全生命周期脑健康管理视角,推动从“疾病治疗”向“源头防控”转变。二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切实发挥科技重大专项在聚焦解决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引领作用。三是推动 AI 赋能脑健康相关慢病防治领域应用。
精彩报告
从脑健康到脑经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结合 2025 年世界脑健康日主题“全生命周期的脑健康”的理念,深入阐述了当前脑部疾病患病率持续攀升的严峻现状。
他呼吁应关注脑经济,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力下降、创新放缓、经济停滞等系列问题。他援引了包括 2025 年达沃斯论坛发布的《未来就业报告》以及麦肯锡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强调当前优先考虑“脑资本”的重要性已凸显,“脑资本”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基础。从“脑健康”的维护,到“脑技能”的提升,再到“脑资本”的积累,最终形成“脑经济”的繁荣,这一系列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塑造未来经济前景的核心动力链。
脑网络科学解码精神分裂症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Edward Thomas Bullmore教授介绍,随着遗传学和神经影像学的证据增多,脑研究的基础信息逐渐丰富和平衡,从而系统地探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接下来做什么”三个核心问题。同时,连接组学或脑网络科学为网络拓扑带来了新的数学焦点,包括基于形态相似性分析的新方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枢纽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热点”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共定位,接下来要增加对大脑网络发展的关注,GWAS 与大型 MRI数据相关联,深入了解影响脑网络发育的机制。
光生物调节治疗 AD 新突破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Jacques Touchon 教授在主旨报告中,通过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的病理生理学、小鼠实验等相关内容,总结了通过恢复记忆和特定 AD 标志物(Abeta 1-42,p Tau) 的 正 常 化, 氧 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细胞 凋 亡(Bax/Bcl-2) 和神 经 炎 症(GFAP, tnf α,IL-1 β, IL-6)证明了神经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线粒体水平的细胞色素团直接激活和腹部暴露产生的间接效应。研究发现,基于 RGn53 装 置 的 治 疗 显著 影 响 aβ25-35 小 鼠 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某些细菌类群的频率似乎部分逆转为健康状态,提示对肠脑轴有积极影响等相关结论。
脑机接口临床转化关键 复合人才与大样本研究
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教授表示,脑机接口(BCI)是脑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汇,在人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直接连接通路,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包括广义与狭义 BCI,揭秘脑科学的钥匙。结合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投资变化情况、脑机接口应用领域、专家共识及法 律 法 规, 他 提 出 我 国BCI 较美国研究的不足与差距,并认为后续需要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设置交叉学科加快复合性人才培养等路径不断完善。
以人为本预防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初级保健和公共卫生系、世卫组织合作中心主任Salman Rawaf 教授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英国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22%。老年人在获取健康服务、资源利用以及接纳新技术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他强调,健康老龄化即是老年人发展和维持其日常生活所需功能能力的过程。同时,他着重指出,生命早期的干预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这能显著降低高达40% 的过早死亡风险。 这凸显了从生命起点开始进行预防性投入的重要性。
然而,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如经济政策限制、保健服务获取不平衡以及缺乏弥合健康差距的有效策略等。因此,他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老龄化带来的多重挑战。
倡导“全生命周期脑健康” 打破脑健康与精神健康藩篱
世界神经科学联盟主席 Wolfgang Grisold 教授的主旨报告以世界脑健康日“全生命周期脑的健康”为题,阐述了脑健康概念从孕期、儿童早期、儿童期、成人期到老年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指明世界神经病学联合会的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促进高质量的神经病学和大脑健康,具有倡导和教育的两大功能。脑健康和精神健康两者并不是相互博弈与冲突的状态,我们要做的是在社会功能中保持个人,共同目标是社会功能。
七大专题会共探脑健康
大会还组织了“临床研究前沿与转化”“儿童脑健康专场”“心理与精神专场”“第二届认知障碍精准防诊治研讨会”等七大专题会,以及“CTAD 中国专家会”“政策讨论专题会”“国际期刊 Brain Health 编委会”“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及“AD联盟专题会”等专题研讨会,并设置“时代悲鸿健康公益基金画展”。
本次盛会为跨学科融合与国际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未来继续与国际伙伴深化协作、与国内同道紧密同行,在总结既往脑健康行动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探索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和“健康中国 2030”的战略机遇下,积极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成果,驱动脑科学研究范式变革与产业升级,为全球“人人享有脑健康”目标的实现提供方案、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