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24 小时不停运转的精密机器,每分钟需要消耗全身 20% 的氧气和能量,这些都靠血管里的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
但 如 果 有 一 天, 大 脑 的“ 生 命线”——血管突然被堵住(缺血性脑卒中),或者像水管一样爆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这就是俗称的“中风”,医学上叫“脑卒中”。
如何预防卒中?
搞定“三高” 每天吃盐不超过6 克(约一啤酒瓶盖),炒菜时用柠檬汁、花椒、八角等香料提味。奶茶、蛋糕等高糖食物尽量少吃,米饭面条等主食适量,多吃杂粮、豆类、薯类。
每周至少进行 3 ~ 4 次、每次 4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骑自行车、跳广场舞。35 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血压、血糖、血脂;已有“三高”的人,按医生嘱咐吃药,不能自己随便停药、减药。
戒烟限酒 一支烟含 7000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一氧化碳会抢占红细胞的“氧气座位”,让大脑缺氧。 那么,喝酒呢?很多人觉得“少喝点红酒养血管”,但酒精会让血压升高、血脂紊乱,还会伤害肝脏。如果戒不掉,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25 克(约 1 瓶啤酒或 1 两白酒),女性不超过 15 克,而且尽量不喝白酒等高浓度酒。
管好情绪 情绪激动时,身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让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飙升,容易冲破脆弱的脑血管。所以,遇到开心事别过度兴奋,遇到糟心事别钻牛角尖,试试深呼吸:先慢慢吸气 4 秒,再缓缓呼气 6 秒,重复几次就能平静下来。
突发情况识别
第一,遵循 FAST 原则。
Face 面部下垂 笑一笑,看看两边脸是否对称,有没有一侧嘴角歪斜。
Arm 肢体无力 举起双臂,平举10 秒,看看有没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
Speech 言语不清 说一句简单的话,比如“今天天气很好”,听有没有说话含糊、舌头打结。
Time 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立刻拨打 120,记录开始出现症状的时间,送医时告诉医生。
第二,对照预警信号:
突然剧烈头痛、没有明显原因,从断断续续变成持续疼痛,像头被紧箍咒勒住一样。
突然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站不稳,甚至摔倒,这可能和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脸、胳膊、手指(尤其是无名指)突然麻木,或者半边身体没劲,拿东西拿不住、走路跛脚。
一只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或者看东西重影,几秒钟到几分钟后恢复,可能是脑血管短暂堵塞。
突然觉得舌头像打了结,说话不利索,甚至说不出话,吞咽时感觉困难。
明明晚上睡够了,白天还是昏昏欲睡,怎么都睡不够,可能是大脑供血不足。
急救关键
立刻拨打 120,打电话时清晰说明地址、患者症状、发病时间,如果身边有多人,派一人下楼等救护车,指引路线。
让 患 者 仰 卧, 头 部 垫 高 约10 ~ 15 厘米,且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如果有呕吐,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比如痰液,保持呼吸通畅。
不要随意移动患者,尤其是不要抱、背、扛着患者跑,以免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如果患者抽搐,拿一块纱布垫在上下牙之间,但不要强行掰开嘴巴。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平时做好预防,就能加固“健康堤坝”;关键时刻学会识别和急救,就能在暴风雨来临时撑起“保护伞”。
希望我们都能远离脑卒中的威胁,遇到突发情况冷静应对,用知识和行动守护自己和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