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5-08-07 总第89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5-08-07 总第896期
返回上层

总第896期

科普专刊

标题导航

解读影像学报告:那些专业术语背后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5-08-07来源:《医师报》作者:福建惠安县医院 吴伟鹏  阅读: 5598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当我们走进医院,接受各种影像学检查后,手中那份沉甸甸的报告,往往充满了令人费解的专业术语。这份承载着健康信息的报告,让不少非专业人士感到迷茫与不安。

     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让影像学报告不再是难以理解的天书。

                                                                                   常见的影像学专业术语

     密度与信号 在 X 线和 CT 报告中,经常会提到“高密度”“低密度”。高密度通常表示组织密实,如骨骼;低密度则可能表示液体、气体或脂肪等。在 MRI 报告中,会出现“高信号”“低信号”,这与组织内氢原子的含量和分布有关。

     占位性病变 这是一个常见的表述,指的是在正常组织内出现了异常的肿块或肿物。占位性病变可能是良性的(如囊肿、血管瘤),也可能是恶性的(如肿瘤)。

     结节与肿块 结节通常指较小的局限性病变,直径一般小于 3 厘米;肿块则指直径大于或等于 3 厘米的局限性病变。

     增强扫描 在进行 CT 或 MRI 检查时,有时会使用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如果病变在增强扫描后有强化,说明病变血供丰富,可能提示炎症、肿瘤等;如果没有强化,则可能是囊肿、坏死组织等。

     钙化 指组织内出现了钙盐的沉积,在X 线或 CT 上表现为高密度影。钙化可能是良性病变的表现,如陈旧性结核;也可能与恶性肿瘤相关。

     水肿 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影像学上表现为异常的信号或密度。常见于炎症、创伤、肿瘤等情况。

                                                                               术语背后的临床意义

     “高密度 / 高信号”与“低密度 / 低信号”密度及信号的高低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只是反映了组织的物理特性。

     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判断 占位性病变的性质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判断,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以及增强表现等。

     结节与肿块的评估 结节和肿块的大小、生长速度、边界清晰度等都是评估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较小、边界清晰、生长缓慢的结节通常良性可能性大;而较大、边界不规则、生长迅速的肿块则恶性风险较高。

     增强扫描的价值 增强扫描可以帮助区分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于肿瘤的诊断、分期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钙化的意义 钙化的出现可能提示病变的慢性过程或愈合阶段,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甲状腺癌、乳腺癌中的钙化,可能与恶性病变相关。

     水肿的影响 水肿往往提示组织存在损伤或炎症反应,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可以减轻水肿。

                                                                         正确理解这些专业术语

     不要过度紧张 看到不熟悉的术语不要惊慌,医生会根据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与医生充分沟通 如果对报告中的术语或结论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让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

     结合临床症状 影像学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影像学报告就做出诊断。

     定期复查和随访 对于一些不确定的病变,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

                                                                                         结论

     影像学报告中的专业术语虽然复杂,但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医患沟通的加强,相信患者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影像学报告,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