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1-19 总第43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1-19 总第430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0期

发布时间:2015-11-19

新闻

标题导航

“奥运蓝”可挽救90万国人生命

发布时间:2015-11-19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编译 牛艳红  阅读: 189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年会(AHA 2015)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黄辰教授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能将我国的空气质量改善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水平,那么至2030年将有90余万人免于心血管死亡。(源自Medicalxpress)

在我国,空气污染是影响居民健康的第四位因素,尤其在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更是危及居民心血管健康。

根据中国环保部公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北京平均PM2.5浓度是85.9 μg/m3,全国城市平均PM2.5浓度是62 μg/m3。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PM2.5浓度是55 μg/m3左右。

该研究由中美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研究者模拟了两种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一种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PM2.5<55 μg/m3;一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PM2.5<10 μg/m3。

此外,研究者还模拟了通过5年时间,将吸烟、二手烟比率控制在50%以下,将收缩压降至140 mmHg。

结果显示,如2015-2030年,将空气污染逐渐控制在2008年奥运会时的水平,就可使城市居民卒中死亡和冠心病死亡分别减少2.7%和7.2%。这意味着,在未来15年,有30.4万人免于卒中死亡,61.9万人免于冠心病死亡。

不过,在增加生命年方面,若空气污染控制到北京奥运会时水平的效果,增加420万生命年,相当于吸烟率降低50%效果的1/3,收缩压控制效果的1/4。

如果严控空气污染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甚至可以超过控烟或者控制高血压的效果。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