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医师证,是我多年一直追寻的梦想。人生路上,我追寻的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我是一名乡村赤脚医生,虽然我的诊所在地方取得注册,但因为自己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工作经常是提心吊胆,唯恐出现意外情况,面临司法起诉。
也许对有的人来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对我来说,它就像一座山,很难逾越。2014年是我参加医考的第四年,前三年不是败在实践技能考试上,就是理论成绩与分数线有十几分的差距。
痛定思痛,我才发现,之前对医学学习的抱怨源于没有掌握到学习方法,学的时候知识太杂,虽然全部学完了,但脑子却像是一堆杂草。
复习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打开了张博士的讲课视频。只听了一会儿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张博士深入浅出地讲解、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以及他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让我忽然又看到了希望,重燃了斗志。看视频、看书、做题,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成了我雷打不动的安排。
在复习中,我越发觉得,评价一本辅导书的优劣,最重要的是,要看其能否帮助学生厘清鉴别诊断的思路。例如,对一名呼吸科医生而言,要熟悉各种呼吸类疾病,但是这些疾病的症状又有很多交集,临床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尤其是急诊患者的初步鉴别诊断。在我复习的张博士系列参考书里,这方面的条理非常清楚。
更难能可贵的是,学习中,我被张博士对于从医的诠释和讲课的风格所洗礼,让我懂得作为医生,要拥有朴实的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医生的价值,其实不在于看病,而在于提高改善患者的人生质量,给予慰藉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