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与未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者相比,使用者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2.52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31倍。(J Am Coll Cardiol.2015,66:2173,图1)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一直广泛用于临床,如第一代的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第二代的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罗他霉素等。
既往大型队列研究提供了关于口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潜在增加严重心脏事件风险的证据。
为了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与心脏性猝死、室性心动过速、心血管死亡,或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间的关系,研究者分析了1966-2015年发表的33项研究,包括2000万余例受试者。
结果显示,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中,红霉素风险最高,可增加3.61倍的心脏性猝死或室速风险;其次是阿奇霉素,可增3.41倍风险;克拉霉素也可增2.16倍风险。罗红霉素最为安全,未增加风险。
研究者还发现,这种心血管风险,只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见。每100万人使用一个疗程的抗菌药,会增加118.1例心脏性猝死或室速事件和38.2例心血管病死亡。
“虽然这类抗生素增加心脏性猝死和心原性死亡的绝对风险较低,但每年中国有成百上千万的患者在使用这类抗生素,其风险不能忽略。”研究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