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AHA 2015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隔30 min进行几分钟低强度运动,可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试验中,受试者在每天8 h内,每隔30 min在跑步机上走3 min,平均速度为2 mph(1mph=1.609 km/h),或进行低强度抗阻运动(包括半蹲、踢腿、仰卧屈膝或臀部肌肉挤压等)。
研究发现,使用跑步机运动的受试者收缩压降低10%,进行抗阻运动的受试者收缩压降低12%。研究者之一Bronwyn Kingwell教授认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实不需要做很多运动,在工作之余步行到饮水机旁或从事一些低强度的运动便可明显降低血压。
长时间不锻炼可影响健康和机体新陈代谢,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病等。 Kingwell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既不能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又不能充分利用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因此要适当进行肌肉锻炼,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连线专家
中日医院内分泌科张波副教授指出,运动可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使体内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除了有降糖作用外,还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高胰岛素血症本身就能引起高血压。因此,胰岛素抵抗改善后,胰岛素水平降低,血压便会下降。
但张教授也强调,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握运动的强度,不可剧烈运动,因为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等并发症,但症状不典型,非常隐匿。糖尿病患者感知度下降,因此发生不适时不能及时感知到,易引发不良心血管事件。
此外,运动容易引起低血糖,甚至发生猝死。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卒中的高危人群,因此,运动一定要适度,以中度以下为宜,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AHA 2015中国声音
近年来,中国学者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显示出中国的影响力。AHA 2015年会上,哪些中国科研成果得以展现?本期报道其中一些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
高危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继续他汀治疗有获益
北京协和医院张化冰等研究发现,在心血管高危患者(既往有冠脉疾病、卒中或糖尿病病史)中,出现不良反应后继续他汀治疗可延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时间,延长寿命。
研究入选28 279例受试者,19 997例(70.7%)在出现不良反应后仍持续他汀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心血管高危患者中,与停用他汀治疗者相比,持续他汀治疗的患者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复合主要终点发生率更低(19.6%与25.7%)。
药剂师为主导的血压监测收效良好
香港中文大学Martin CS Wong等研究显示,以药剂师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的药物监测方案,可更好地控制老年患者血压水平,该方案为老年人群血压管理提供借鉴。
研究入选290例≥6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组有药剂师监测,对照组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发现,与基线相比,干预组受试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分别降低5.16 mmHg(P=0.134)和2.66 mmHg(P=0.198);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增加12.40 mmHg(P=0.027)和6.60 mmHg(P=0.061)。
远程缺血处理可保护肾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程辉等研究显示,远程缺血处理可减少择期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在冠脉介入和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相似。
研究对13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入选1861例冠脉疾病患者。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远程缺血处理可显著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6.61% 与11.6%,P=0.001),冠脉介入组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组间亦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