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1-19 总第43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1-19 总第430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0期

发布时间:2015-11-19

循环

标题导航

杨文英:做研究 真实性是首位

发布时间:2015-11-19来源:《医师报》作者:本报记者 董杰  阅读: 1577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一个人,带领一个团队,为我国糖尿病诊疗作出卓越贡献。这个人便是中日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她曾荣获中华糖尿病学会2015年特殊贡献奖等多个奖项,牵头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发表多篇学术文章。杨教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糖尿病口服药和胰岛素治疗策略研究。这一系列研究奠定了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提高医生胰岛素治疗的规范,为指南提供了多项证据,也因此在中日医院2015年度医疗奖评审中当选为第一名,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研究简介

MARCH研究:专门针对中国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的方案

MARCH研究是第一项在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头对头比较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的RCT研究。结果显示,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降糖疗效相当,且获益更多,更安全。该研究发表在《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为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初始治疗增添了新证据。

这样的结果令杨文英教授甚为惊喜,始料未及,因为我国患者不同于西方,西方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以空腹高血糖为主,而我国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在饮食上,西方人群以肉类为主,国内人群则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食。该研究帮助我国找到适合本国特点的药物,意义重大。


胰岛素治疗策略研究:寻找中国证据

 胰岛素起始治疗: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一次对比RCT、起始预混胰岛素2次或3次对比RCT、起始低预混胰岛素/中预混胰岛素两针比较的RCT。

 胰岛素转化治疗: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转为基础胰岛素RCT、人胰岛素转化为类似物大型观察性研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治疗研究。


在欧美指南中,胰岛素起始治疗仅用基础胰岛素方案,而中国患者不同于西方国家。适合中国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是什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能否作为起始治疗?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次是否可以作为强化的方案?为解决这些问题,杨文英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胰岛素治疗策略系列研究为预混胰岛素起始流程等提供了证据,其中一些研究发表在《Diabetes Care》和《Curr Med Res Opin》等杂志上。


研究背后

通过此次医疗奖申报,杨文英对自己多年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借此引起大家对临床研究的关注,告诉医生规范的RCT研究如何设计及其价值和作用,为今后的不断成长提供参考。她认为高水平的RCT研究可以为指南添加证据,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可以改变对一个药物作用、治疗策略的看法。

这些研究也激发了年轻一代对研究的兴趣,并掀起了糖尿病研究的热潮。“开始一个研究前,一定要想清楚想解决什么问题。”杨文英认为研究最重要的是明确目的,而一旦开始做,就要做好,即便中途遇到困难与坎坷,也要不忘初衷!

杨文英在全国糖尿病流行病调查中得出的数据,震惊了国内外,使国际糖尿病联盟更改了糖尿病版图中国数据,并引起了国家对糖尿病的关注,也正是因为杨文英所做的工作,国家才把糖尿病放在一个常见慢性病的位置,开始给予重视。

杨教授做出如此突出的贡献,是多年经验积累后的水到渠成。“我们做一件事情,不可能做到完美,完美的事物只能在理论中、书本上,但真实一定不能丢。最后可能发现没能按设想的执行,肯定会有瑕疵,但总体上要不背离真实性,并尽量做好。”对于研究的真实性,杨教授特别强调。

在科研的路上,杨文英的脚步从未停止,她又开始了新的科研项目,在这条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