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佩)每年的11月份是肺癌关注月。肺癌是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每年160万人死于肺癌,已超过因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约60万,85%为非小细胞肺癌,大部分确诊时已是晚期。
“肺癌患者50%为EGFR突变,其中外显子19缺失患者占50%。有研究显示,对于存在EGFR外显子19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标准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可使患者生命延长1年以上,使该基因类型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41%。”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介绍。
“我国每年可用新型靶向药治疗的肺癌患者约10万,对新型靶向药物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在中国,药物上市极其严格。在此情况下,一些患者走捷径,如向非正常渠道购买仿制药等。”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指出。但有研究表明,仿制药的质量跟原研药有极大差距。
11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发布,明确指出:加快审批防治艾滋病、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罕见病等疾病的创新药,对于使用先进技术、创新治疗手段、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临床急需用药注册申请,实行单独排队,加快审评审批。
“在此政策指导下,我国对于突破性新药的审批进程正在加快。”吴教授表示。